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应用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应用的效果

余晓玲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门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NIHSS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并缩短住院的时间。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脑梗死;护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80例脑梗死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5~76岁,平均(57.21±2.27)岁。对照组男性

27例,女性13例;年龄45~80岁,平均(57.78±2.6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1)早期康复干预:每天需要进行30min的康复锻炼,使患者每个关节处于灵活状态,增加对大脑的刺激,促进神经元突触的生长发育。

(2)早期心理护理:患者在疾病初期无法适应疾病的发作,一系列心理问题会制约和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要求护士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更好地面对当前困境,提高治疗依从性。

(3)体位调整:脑梗死患者有明显肢体功能障碍,护士应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在患者休息、卧位时尽量选择侧卧位,并帮助患者每隔1h换位,预防皮肤压疮。

(4)肢体康复训练: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待体征稳定后,鼓励患者参加肢体功能训练。在对患者进行肢体训练时,应循序渐进,把握好运动强度和训练时间。从床上被动锻炼到主动锻炼、转移锻炼、关节运动、起床、走路、蹲下等训练,训练时间为30min/次,训练总时间≤2h/d。

(5)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简单口语练习。当患者有发声能力时,鼓励他们发出简单的单音节发音。待患者发音清晰后,逐渐增加重复次数和发音次数。

(6)生活能力训练:当患者掌握基本身体动作时,引导患者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自己穿衣、排便、吃饭、走路、与人交流,并在练习过程中陪护陪同,鼓励和安慰患者慢慢练习。不要操之过急,以免情绪激动造成不良后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x±s,分)

605c3ac401391_html_9b2e4099f7066430.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ADL评分比较(x±s,分)

605c3ac401391_html_8d1ea1d6d5faeee5.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3.27)分,高于对照组的(80.01±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2,P=0.000)。

2.4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56±0.21)d,短于对照组的(11.41±3.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6,P<0.05)。

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13)。3讨论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病。它是指颅内血管闭塞,导致脑缺血症状,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本病发生后,最明显的表现为肢体功

能、言语功能、感觉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甚至死亡,预后差。脑梗死临床主要表现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梗塞,导致脑供血严重不足,部分组织缺血性坏死等。它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预后不乐观,影响患者顺利出院。患者常出现偏瘫、身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危害。因此,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有必要把握好脑梗死发生后3个月的时间,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要进行30min/d的康复锻炼,以增加对大脑的刺激,促进神经元突触的生长发育。并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疏导,使患者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面对当前困境,提高治疗依从性。还要进行体位护理,帮助患者定期变换体位。避免患者血液循环不畅,出现伸肌痉挛,使患者保持侧卧位和上半身的自然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并做好语言康复训练,鼓励和支持患者与家属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加深了解。早期康复护理是患者术后尽快实施护理服务的新方案。它以患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科学的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从不同方面提供科学指导,缓慢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康复护理可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

有研究发现,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干预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方法,但由于其护理内容,缺乏针对性,在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护理中没有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的预后更具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SDS、NIHSS、ADL评分、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并缩短住院的时间,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和措施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18,121.

[2]王雪碧.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494-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