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媒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使命,是国家发展民族强大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优良的传统美德,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础,有利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坚定理想信念,在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的同时,又有利于将思想转化为规范大学生行为的行动指南,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 大学生 促进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植根于中国大地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生生不息对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具备了这些品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础
1.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传统文化基础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富强追求的是民富国强,人民富足了国家也就自然而然的受到人民的拥护,民富首先要让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人民丰衣足食了,国家才会安定,而后才能致力于其他方面的建设,才能实现经济之外的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的发展。郑观应在《致梁纶卿书》中也说到:“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所以人民丰衣足食是实现国家富强的物质前提。不过民富绝不仅仅只是物质的丰富,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延伸到精神层面,就像孟子在对梁惠王的论述中说到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礼仪道德、教育文化也是人民精神层面该有的富有。当然国强还包括除经济文化之外的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强盛,实现政权稳定、国家统一,有强有力的国防和军队,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繁荣富强。
中国传统文化里谈到民主更多的是强调以民为本的一种哲学思想和为民的一种济世理念,几千年过去了,这种思想仍然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虽然还强调法治社会的制度民主,但是更深层次的仍然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主和为民做主。正如尚书中提到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人民作为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稳定国家才会安宁,所以国家要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
文明有多种形态,而中国农业文明延续了数千年,这也沉淀了中国人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即使在最强盛的时期,也是用文化礼仪彰显大国风范,即使作为战胜国也没有强取豪夺,即使面临过沉痛的战争灾难,也仍然走和平发展道路。所以中国的文明始终没有脱离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的道德观念始终融入在中国人的骨髓里,正所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人勤劳的、乐于自给自足的特质,依附于土地之上对稳定、和平的追求。所以文明在传统文化里也体现着和谐的思想。
自古以来和谐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不管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都包含对“和”的追求,可以说“和”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具代表性的主张。既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又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这种万事万物各安其所,整个社会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但是我们追求的和谐还有很强的包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吸收、借鉴其他各民族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一直秉承着求同存异的思想,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期待万事万物和和美美。
2.社会层面价值目标的传统文化基础
从社会层面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其实中国传统文化里并不缺乏自由主义思想,只是中国人历来都有很重的家国观念,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自由是在一定制度、规则下的自由,要想获得最大的自由修身是前提,自由并不是肆意妄为,而是在社会制度的框架下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像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今解·为政第二》)这样的自由才是最大的自由,例如我们深化改革过程中制定的负面清单制度,有这样明确的负面清单,我们才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自由,所以自由是和规则秩序相伴而行的。
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比较森严的等级制度,但是并不能否定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存在着诸多的“平等”思想,孔子就曾对子贡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要尊重他人。先秦时期商鞅就指出在奖赏、刑法和教化上都要坚持统一的标准,坚持“刑无等级”以至于达到“明赏”、“明邢”、“明教”。除了人和人的平等之外,古代社会还将平等衍生到了万事万物上,张载在《西铭》中就指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倡导民和物都是一样的,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
在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对公正的阐述,它不仅包含制度的公平还涉及情理的正义。如唐代的姚崇就认为“心苟至公,人将大同。”主张人人都能从内心坚持公正,只是心里层面的,唐代房玄龄说“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从国家治理层面体现了我们治国施政要坚持公正,施以大道,则将促进整个社会实现“天下为公”。但是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施政者基于利益的考虑也不乏存在一些冤假错案,但虽然在制度上没有获取公平,但是在情感上获得了千古流传的正义芳名。例如战国时期的商鞅,虽然最后他因变法而死,但是无数人歌颂他的变法精神,再如抗金英雄岳飞,虽然成为冤案,但是在后世仍然被平反了,并有大量的诗词歌颂他,他得到民众的爱戴,从情感上体现出人们对正义的维护。
中国几千年来虽然强调德治,用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很早就有了法治意识,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既有通过外在的法规来推动法治建设,也有通过内在的法治思想来实现法治社会。早在战国时期法家就有许多法治的举措,法家认为最高明的治国之法就是用法度,“故有术之国,去言而任法。”(《韩非子》)用法度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也就是用法制来实现外在的约束。但同时也主张让民众学习法令,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诸多治国志士主张宣传法度,让民众充分了解法度,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去宣传和教习法令以提高民众的法治思想,以实现由内而外的法治。
3. 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传统文化基础
从个人层面来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古代有诸多的爱国志士,有“古来征战几人回”而为国战死沙场的壮烈牺牲,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还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热烈真挚的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又或者是像顾炎武所说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这种承担社会责任,为天下人的爱国情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正是由于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坚守岗位,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才使得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讲究敬业精神,还要将敬业精神灌注于各行各业中以实现事业的成功。从小我们就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每一个成功背后都离不开勤奋的功劳,屈原在《离骚》中还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表达他为了实现目标的坚定毅力,不遗余力的去探寻真理,将敬业精神付诸于行动中去。在古代社会里,正是由于将敬业精神灌注于社会实践里,才造就了中国丰富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功绩。
中国古代有很多反应对诚信重视的成语,如一言九鼎、一诺的千金,诚信既包含“诚”的内心自觉,又包含“信”的行为结果,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这是从普通百姓到国家的基本准则。中国传统文化里常常会将一个人的信誉寄托在某个信物上,它承载的是人们的诺言,代表的是互相的信任,人没有了信用那就没法立足,就像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信”表示的是一种责任的担当,而“诚”则更多的表示内心的坦然,代表着真心实意。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诚心,诚意而后正心,实现由内向外、由己及人的诚信思想。
友善也同样包含着内心的善念和外在与人相处的友好,人与人的交往可能包含着许多功利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会导致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伪善,只有由内而外真心的善才应该是人与人正确的相处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众多友爱美德的思想,特别是在与人相处方面,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由内而外的友善是交友的前提,它不掺杂功利心,以友善为前提的人与人的交往才能更加的持久,同时,心存善心才能在与人交往中以宽广的心胸包容和宽恕他人,人与人达到友善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友善。
二、对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促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必须要认清楚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1、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促使大学生从内心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有利于大学生从内部实现信仰的自觉。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3所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价值观认同,它有利于运用我们自己的文化根基去抓住大学生这个群体,抢占大学生的信仰阵地,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传统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即使是在现代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群体也普遍对传统文化有着稳定的、积极的情感认同,所以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认同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实践则会提高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效能。
运用传统文化因子,有利于变外在的观念为内化的信念,从而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当前仍然存在小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有可无,甚至还有些觉得完全没必要。所以如果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础角度入手,既有利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有利于利用传统文化在每个大学生心中扎下的根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用其独特魅力凝聚大学生的文化情感和民族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促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加强,以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2.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运用
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西方思想的侵入也让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化。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的无序性和虚拟性加剧了外部环境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有了认同,那必然会在学习和生活实践受到价值观引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处理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被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总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大学生价值观的改变也会作用于他们实践活动,反过来实践活动的成功又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就非常形象的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环境的利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尤为重要。所以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有很大的一块阵地,抓好文化环境,运用好这个文化宝库,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探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源泉,用文化情感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连接,不断促进大学生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实践运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发展、创新。
1[]《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一卷)[M],163页。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4年07月09日15版。
3[]《列宁全集》第25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7页。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09月25日,第2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第134页。
[6]《兴国之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