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万威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44360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以及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2)描述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生物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照家兔的骨骼图,了解人体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

(2)通过观察鸡翅及模型制作,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初步了解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形式,但不知道动物运动的本质是什么。因此,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基本原理,以及运动对动物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本质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的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初二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较活跃,探索新知的积极性较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2.教学难点: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五、教学策略

1.教法:

(1)直观展示法: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所学知识获得更直观、感性的认识。

(2)问题引导法:将重要的知识点通过由浅入深逐级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挥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实验法:从观察鸡翅的运动来探究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模型建构法: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曲肘、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收缩还是舒张。

2.学法:

(1)观察分析法:通过对教学图片和视频的观察,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

(2)讨论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和展示活动,获得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合作的精神,提高学习的独立性,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播放多种动物运动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本节知识。

(二)新课

1、运动系统的组成

(1)体验活动:扳手腕。在活动中思考:有哪些器官参与完成?

(2)学生概括: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构成。

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1)出示家兔骨骼标本,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家兔与人体骨骼。

(2)指导学生说出四肢骨名称。

(3)学生在自己的上肢和下肢找出相应的骨。

(4)通过视频展示骨的重要性。

关节

(1)播放视频:关节

(2)提出问题:关节由哪些结构组成?各自有什么特点?

(3)角色扮演:辨别关节结构

(4)讲解:生物学基本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肌肉

(1)探究实验:小组合作观察剪去皮肤的鸡翅。思考:

①肌肉的构成;

②肌肉在骨上的附着特点;

③牵引肌肉观察鸡翅的运动。

(2)小组合作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2、骨、肌肉、关节的协助关系

(1)体验活动:屈肘和伸肘。体验屈肘和伸肘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体会分别是哪块肌肉在用力。

(2)学生分组讨论:屈肘伸肘时两组肌肉具体的收缩情况。

(3)教师利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骨、关节、肌肉的协作关系,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

(4)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运动是由多个系统配合完成的。

3、动物运动的意义

(1)例举实例讨论分析动物运动的意义

(2)总结:动物通过各种运动能够有效地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等。加强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小结

利用多媒体和学生共同归纳本节课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及合

作学习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略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60641b9a83de9_html_bf239871ea6330c9.gif


教学反思

动物的运动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一堂课,容易将新课的内容与日常知识联系起来。

为了较好的引入课堂,通过将多段动物世界动物运动片段拼合成一个视频,以此引入课堂。由于动物世界是同学们经常观看的电视节目,因此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关节的知识点时,让同学们先看书了解关节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然后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来展示关节组成,讲解自己在关节中的作用,最终由学生自行得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通过自行动手让鸡翅动起来,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弄清楚运动的本质。让学生探究后,然后给同学们来分享自己组探讨的成果,在探讨的过程中,相当于重新进行了一遍实验探究,巩固了学生探究的知识。

最后再通过自制教具,学生自己动手,用竹片和橡皮筋来组装一个关节。通过学生自行组装的过程,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到台上展示自己是如何制作关节的,并让关节动起来。这样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习的热情。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中,感受知识获得的快乐,形成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