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分析 

林晓良 段静玲

龙岩市第一医院胃肠肛门外科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结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以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可以促进患者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方法: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本次研究内容者共计74例,落实方便抽样法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以后分别应用普通护理和优质护理,评估护理效果,以并发症发生概率、肠道功能恢复等相关指标数值作为具体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低于对照组,数值对比差异为P<0.05;对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相关指标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在结肠癌手术以后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对于规避并发症具有确切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结肠癌;肠道功能恢复;促进作用


结肠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病变部位主要于结肠组织,发病以后存在黏液便、腹胀、消化不良以及血便等相关症状,对于患者消化道功能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因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改变,所以结肠癌的发生概率逐年上升,随着病情发展后期会出现下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癌细胞逐渐向着肝脏转移,直接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结肠癌治疗期间依然以外科手术治疗措施为主,但是患者在手术以后一定需要加强康复修养,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2]。本文展开对照研究,分析评估在结肠癌手术以后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选对象为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纳选对象共计74例,于2019年12月-2020年6月接受治疗,以方便抽样法为具体分组方式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分别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评估一般资料:对照组性别分布结构为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为42-70岁(均值61.35±3.16岁);观察组性别分布结构为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区间为43-70岁(均值61.76±3.17岁),一般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

1.2方法

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手术前展开肠道准备,加强心理干预措施,在手术以后落实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措施,鼓励患者咳嗽,引导患者尽早展开下床活动。

观察组于围手术期落实优质护理干预:(1)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舒适以及干净的病房,合理调控室内温、湿度,保证病房内的物品有序排放。(2)心理疏导:掌握结肠癌患者的心理需求,依照其心理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做好心理疏导,和患者加强良好沟通,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增加患者治疗自信心。(3)术前健康教育:在患者手术治疗期间普及结肠癌疾病知识以及手术治疗的应用优势,通过介绍成功治疗案例以及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落实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改善患者心理状态[3]。(4)术后评估病情:关注患者术后是否存在腹胀等症状,在查房过程中倾听患者主诉,对于存在腹胀症状者观察其腹胀外观是否对称,采取腹部X线方式判定患者腹胀症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以期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5)功能锻炼:指导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尽早落实早期功能锻炼,在展开功能锻炼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因运动过量造成二次损伤,此外叮嘱家属给予患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证机体营养摄入充足,增强免疫功能。(6)胃肠减压:在患者确诊为结肠癌时展开持续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中的积液以及内容物渗漏现象风险性,避免出现腹胀等不良现象,促进胃肠道蠕动[4]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落实护理干预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时间等指标数值,将此指标作为判定胃肠功能恢复的评估依据。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值采取SPSS24.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606570b6cf5db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实施“606570b6cf5db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和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时间等指标数值对比,观察组所得数值均明显较低,对比差异为P<0.05,如表1所示。

表1胃肠功能恢复评估结果(606570b6cf5db_html_eb2d1b7f8d54652b.gif、分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h)

排气时间(h)

排便时间(h)

下床时间(d)

观察组

37

22.46±4.09

29.27±3.96

41.17±5.11

1.15±0.28

对照组

37

27.81±4.15

37.31±3.85

46.72±4.88

2.02±0.35

t

--

5.5851

8.8548

4.7778

11.8067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并发症发生概率评定

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所得数值较低,P<0.05,见表2。

表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606570b6cf5db_html_eb2d1b7f8d54652b.gif、分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肠梗阻

吻合口瘘

下肢静脉血栓

发生率

观察组

37

0

0

1

0

1(2.70)

对照组

37

1

2

3

1

7(18.92)

t

--

--

--

--

--

5.0455

P

--

--

--

--

--

0.0247

3讨论

结肠癌属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发病概率较高,虽然肠癌致病因素并不明确,但是家族史、饮食习惯以及病史都和结肠癌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患者发病以后呈现出血便、便秘以及腹泻等相关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后续还可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特别是肿瘤癌细胞转移以后直接影响着患者健康状态,由此可见在临床工作中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属于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5]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对比胃肠道功能恢复等相关指标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结果均为P<0.05,分析原因如下: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以及护理意识都有所提升,对于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的要求逐步提高。传统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而结肠癌围手术期中开始广泛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此护理措施的相关内容与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比较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还可以保证治疗安全性,尽可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将护理模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依照患者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主动的服务内容,可以减少护理期间存在的漏洞以及缺陷,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以及机体状态尽早恢复[6]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结肠癌手术以后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同时可规避术后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君.舒适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术后化疗癌因性疲乏的影响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2):114-115.

[2]徐茜,关玉霞,张悦.基于循证管理的干预在晚期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5):4960-4964.

[3]黄利娜.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2):182-183.

[4]李春莉,由丽丽.围手术期护理对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4):143-144.

[5]李智英,陈杏.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3):84-86.

[6]徐思佳.疼痛管理小组个性化疼痛干预在结肠癌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