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摘 要】在杭州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的背景下,老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相应的保障。“老漂族”这一社会群体因其自身的内敛封闭性、文化差异性等特征,使得其精神层面养老诉求很难得到满足,缺少社交圈与文化关爱。本文基于对杭州老漂族的实地访谈调研,结合城市居家养老的大背景以及杭州“老漂族”的文化需求凸显特征,探寻一条集公益事业、文娱活动、老年大学为一体的“老漂族”文化养老路径。
【关键词】城市居家养老;老漂族;文化养老;调研
一、“老漂族”文化养老的解读
(一)“老漂族”的社会现状
“老漂族”是近年来迅速增加的一个城市特殊群体,目前尚未明确统一的科学定义,本文特指为帮助子女照顾孩子,而离开生活几十年的故土、来到陌生城市的中老年人。因其离开户籍地而常住异地,本质上属于流动人口。
随着2018年底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和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引发的《关于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杭州市政府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医保异地结算政策”,方便了居住杭州的外地老人看病就医,同时落实“老年人投靠落户”政策,如此一来,“老漂族”的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随着调研的进行,我们发现,大部分(89%)“老漂族”在精神文化、老年教育需求方面仍未得到相应的满足,这也成为了“老漂”养老生活的巨大困扰。
(二)“文化养老”的基本含义
狭义的“文化养老”特指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各种文化服务的活动,广义的“文化养老”不仅包含具体的文化服务形式,还包括组织和试试这些文化服务的制度安排以及支撑这些制度和文化服务的价值取向。
穆光宗教授更简要地将“文化养老”概括为“以文娱活动实现老有所乐;以老年大学实现老有所学;以社会参与实现老有所为;以共建共享实现老有所享;以价值实现老有所用”。故笔者认为,“文化养老”实在物质养老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情感慰藉和社会支持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养老理念,是符合现代精神文明与新时代老年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二、“老漂族”文化养老的基本诉求
(一)“老漂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渴望文体活动
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等激励半年以上的60岁以上流动老年人口数量接近2100万,其中超过40%是为了照顾孙辈。而这一数据尚未计入50周岁到60周岁的中年人,据本小组实地调查,“老漂族”的主体年龄为50~60岁。
为此,本小组与杭州JF社区合作,对该社区的人口信息做了统计分析。 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初,在社区1878名“杭漂”中,50周岁以下“杭漂”只有715人,占38.18%;而50周岁以上“老漂族”有1163人,占61.82%,其中,50~69岁低龄”老漂“有994人,占50.27%,70岁以上”老漂“占18.97%。在1161名“老漂”人群中,低龄老漂占81.31%,可见“老漂族”具有明显的低龄化特征。而根据本小组在JF社区对部分“老漂族”的访谈,得知他们总体较为健康,基本都具有较好的体力,较多精力,大多渴望丰富的文化活动来充实和提升日常生活。
(二)“老漂族”大多较内敛封闭,社会适应不良,急需人文关怀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漂族”面临的问题正反映了城市公共管理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面对日渐庞大的“老漂”人群,目前,属地政府的关注度有所不足,对“老漂族”的文化服务与社会支持更属于盲区。
在与以JF社区为代表的“老漂族”的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他们大都在原属地已经有了自己长期交往的舒适朋友圈, 在新的社区想要建立社交圈子需要漫长的过程,并且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这个过程通常十分困难,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只有剩下子女的小家庭才能给他们精神寄托,但是子女们多数忙于职场,根本无法顾及父母辈的精神需求,很少能给予足够的关心。老人间的共同语言本就稀缺,加之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使得“老漂”们的孤独感加剧,老人对人文关怀的需求极为紧迫。
三、杭州“老漂族”文化养老路径探寻
(一)投身公益,助力破解“老漂难题”
结合上文数据不难发现,“老漂族”的主力军为50~60岁,他们总体较为健康,基本都具有较好的体力,较多精力,投身公益,以社会参与而实现文化养老之老有所为。公益活动以其奉献的本质属性,能够有效地促进老人的自我实现,“老漂”们在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打破了地域文化差异,拓展了自己的朋友圈与交际面,使相对内敛封闭的特征在公益活动中逐渐消解,进而得到一定地精神满足。
以XY社区为例,笔者了解到该社区2020年面向该区老人开展公益服务如社区志愿服务,小区日常公益管理等活动41次,参加活动人数超过800人次。通过参加活动,“老漂”们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普遍认为幸福感有很大提高。通过该社区的长期摸索与努力坚持,XY社区已经争取到街道公益创投项目的经费支持,并持续开展了系列主题公益活动,如公益才艺展等,以文化养老的模式,极大的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增进了老年人的归属感,进而助力化解“老漂难题”。
(二)注重品质,推进“老漂族”文化追求转型
通过访谈得知,“老漂族”的文娱活动主要集中在棋牌类游戏,这与杭州本地老年人的文化重心有所偏差,推动“老漂族”文化追求转型,以文娱活动实现文化养老之老有所乐。
笔者在广泛地对“老漂族”的文娱兴趣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其他老人的文娱活动导向,认为文娱活动应基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备受欢迎的“聊天室模式”,围绕如下几点开展。一是文化交流: 各自家乡的文化、风土人情、美食美景、特别的节日、物产、方言、风俗习惯等。二是人生分享: 寒暑假回老家或外出旅游的趣闻与感想; 各自的不同经历,如信仰与对某些事件的看法 ; 说说自己的母亲、老伴、孩子。三是知识分享,本地的老人可以让大家了解杭州历史文化、道家文化与养生养老心得、中老年服饰与审美、老年人法律意识、茶道茶艺、工艺美术等生活美学。 四是时政学习: 十九大报告精神; 两会关于养老,独生子女等惠民新政;五是举办活动: 如举办邻居节、老年节、欢度元旦、集体生日、参观学习等活动。
在本调研小组给老人们的“话题菜单”中,以上主题脱颖而出,其均具有信息获取门槛低,内容丰富多样,观点开放等特征,能够较好地被老人们接受。通过这些别开生面的活动,从而打破“老漂族”单一且与本地老年人文化重心有所偏差的格局,推进“老漂族”文化追求转型,进而以文娱活动实现文化养老之老有所乐。
(三)加强老年大学建设,促进多元文化碰撞
开展当地特色文化解读、方言教学等针对老漂族的特色课程,加强老年大学建设,以老年大学实现文化养老之老有所学。
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目前杭州老年大学课程在街道及以上级别为政府进行相关统筹,而社区及小区自发创办的老年大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其灵活性,结合本辖区老年人特色进行相应的课程安排,这也为“老漂族”这一特殊群体的老年大学文化需求的满足留有了足够的空间。
本小组了解到,社区中的老年人平日交流一般通过方言进行,而在接受访谈的YC社区中,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社区内老人有较大比例的“老漂族”,于是在2019年尝试在社区内开展过普通话推广活动,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形成已久的交流习惯,本地老人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而经过社区组织的事前调研,我们发现“老漂族”具有通过老年大学对特色方言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许多“老漂”们(72.6%)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表示会主动报名参与。该课程不仅有利于“老漂族”更快的破解交流障碍,更有利于他们进一步透过方言,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此同时,在同一节课程中的老人便有了同一个话题,这在促进老人学习新的技能知识的同时,拓展朋友圈,享受更加充实的老年生活。
四、结语
如何破解 “老漂族”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颐养天年,是一个值得深入系统思考,必须积极应对的时代命题,这既需要 “老漂族”本人和子女的自觉行动,也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合力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老漂族”文化养老方式,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为国家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基金项目】本文属浙江理工大学品牌专业建设计划社会工作(编号:dbts2016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文珺.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 文化养老放飞“老年梦”[J].中国老年,2021(02):40-42.
[2]徐国强.对社会老龄化新形势下发展老年教育的思考[J].长江丛刊,2020(36):111+116.
[3]李磊,罗嘉琪. 社区嵌入式文化养老服务发展困境及消解[N]. 中国人口报,2020-12-24(003).
[4]覃志红.民生导向的文化养老服务发展:难题与破解[J].经济论坛,2020(09):102-108.
[5]王雅铄,殷航.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老漂族”的社会融合状况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老龄科学研究,2016,4(10):53-64.
[6]王颖,黄迪.“老漂族”社会适应研究——以北京市某社区为例[J].老龄科学研究,2016,4(07):22-31.
[7]穆光宗. 文化养老的指向[N]. 北京日报,2016-05-09(014).
[8]海洋,潘永松.增权视角下的“老漂族”社会融合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25):190-191.
[9]方秀云.社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社区居家养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5):50-54.
作者简介:杨启中(200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本科在读,法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