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作”大文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3


“小动作”大文章

陈晓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初中 311221

整体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的阶段目标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而学生在写记叙文包括叙事类散文时,能够做到叙事完整,并作适当议论或抒情,但叙事时重点不够突出,缺少细节描写,导致自己的作文平淡无奇,即使有深刻的议论或华丽的抒情辞藻作为杀手锏,也是无病呻吟,缺少真情实感,缺少感染力。究其原因,一是缺少生活体验,或者这种体验未被唤醒;二是未养成修改的习惯,未形成“修改出佳作”的意识。

有鉴于此,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选择动作描写作为切入口,使学生理解动作描写必须围绕人物形象、文章主题展开;明晰动作描写细致、准确、生动的方法;通过“加一加” “改一改”,学会从分解动作、精选动词、添加修饰等方面修改以动作描写为主的片段。通过先做后教的方式,对学生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作出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并通过这堂课倡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教学目标

1、理解动作描写必须围绕人物形象、文章主题展开。

2、明晰动作描写细致、准确、生动的方法。

3、通过“加一加” “改一改”,学会从分解动作、精选动词、添加修饰等方面修改以动作描写为主的片段。


目标确立依据

人物动作描写作用主要是反映人物形象特征,为主题服务,修改之前,首先必须使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意义,才能为其日后选择描写角度提供借鉴;修改之前,还须明确动作描写的要求——细致、准确、生动,这样,修改时才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修改时最重要的修改的方法——分解动作、精选动词、添加修饰,所以这点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

课前作业:任选一幅画面写一写,捕捉画面中让你感动最深的细节,写一段话。要求:发挥你的想象,以动作描写为主,可恰当地添加其他描写,100—200字。

606eb5155e1ca_html_d61cf2e16cec6bd8.jpg606eb5155e1ca_html_94e79b5c16b90611.jpg

606eb5155e1ca_html_cc7e525161215613.jpg606eb5155e1ca_html_d4db3c2da376c4aa.jpg










(做后上交)

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师:“我们平时提倡大家要关注生活,那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留意你身边的同学或老师平时进教室时的动作,请在横线上填个动词并说说理由。”

(课件出示):“ /_______进了教室。(填动作说理由)”

学生七嘴八舌填动作。

师:“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观察真仔细,老师也填了一些。

(课件出示):

着急(奔、跑、冲、飞……

悠闲(踱、摇……

自信(跨、迈……

肥胖(挤、塞……

高大(钻……

穿裙(飘……

(教师部分小结):“看来,一个小小的动作,还是大有文章可作。它不仅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心情、形体等形象特征,有时还直接反映文章的主题。在一句话中,同学们尚且能做到对动作进行精雕细琢,仔细推敲,但是到了一段话中或一篇文章中,可能就有所忽略。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设计说明)根据心理学上的双峰曲线图理论,我们知道,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伊始五分钟之内容易游离,所以我们让学生关注生活,以学生关注“师生走进教室的不同动作”作为整堂课设计的原点和起点。

二、加一加

(课件出示简单版《背影》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穿过铁道,爬上那边的月台,给我买橘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这段文字熟悉吧?出自哪篇文章?

朱自清通过望父买橘的情节描写,深刻地表现父爱的伟大、深沉。在这段文字中,你能感受到这种伟大而深沉的父爱吗?”

(如生答能,则提问:那我们怎样才能更深入地体会父爱的伟大和深沉?这里最适合对父亲作哪方面的描写?围绕哪两个动作展开?穿过铁道,爬上那边的月台

(如不能,则提问:为什么?那你觉得这里最适合对父亲作哪方面的描写?围绕哪两个动作展开?穿过铁道,爬上那边的月台

师:那我们结合插图来加一加。(出示课件插图)

606eb5155e1ca_html_755f83a32ead6617.jpg

学生七嘴八舌添句子。

师:我们来看一下,朱自清是如何描写的。

(出示原版《背影》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结合同学们刚才添加的以及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概括出使动作描写细致、准确、生动的方法,那就是分解动作,精选动词,添加修饰。(板书:分解动作,精选动词,添加修饰)

(教师结合学生刚才添加的一些动作,对上述三点加以说明:

如:把下月台,穿铁道的动作分解为走、探、攀、缩、倾

选取其中一两个动词与学生添加的动词进行比较斟酌。如探、缩,从而得出精选动词能使描写更准确。

添加修饰需明确,可以添加修饰词或修辞格。)

三、改一改

师:朱自清能够做到这一点,缘自他对父爱的深刻理解。其实爱又何止这一种呢?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爱像空气一样,四处弥漫。爱是姐姐亲手喂的一只热乎的面疙瘩,爱是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生活,爱是家长们在考场外焦急的等待,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伴。爱就是感动,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我们周围的一花一草,一树一叶。(课件一一出示四幅画)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描写了其中一幅画,下面,我们将运用今天所学的使动作描写更加细致、准确、生动的方法来修改我们的作文。

(课件出示):

改一改

改写画中让你感动最深的细节。

要求:发挥你的想象,划出动作描写语句,从分解动作、精选动词、添加修饰入手,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进行修改,使之更加细致、准确、生动,200字左右。

(并分发作业)

学生修改作文片段(5分钟)

四、师生评改

师:同学们改得很仔细,很认真。下面我们交流点评。

(选取5位学生的习作,投影仪展示。学生自读习作,采用学生自评、教师点评以及生生互评的形式展开。习作中有中等水平的,也有优秀的。根据时间安排上台展示人数,重点讲解第二幅。讲解中注意图文结合,投影仪与电脑之间的切换。)

附:

习作一(图1):

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呀!在石阶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一个差不多五六岁的小女孩,左手着一碗热腾腾的汤饭,右手着一双筷子,夹了口菜在嘴边轻轻地着,正打算给自己的妹妹,妹妹也靠在碗边嘟着小嘴在吹,好像急着要吃饭。这虽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又充满了无比的温馨。

习作二(图1):

在一片废墟中,一对姐妹在角落相互依存着。她们十分冷,唯一让她们窝心的就是眼前那一碗冒着热气的面疙瘩。于是姐姐出瑟缩在袖口中的紫红的小手,颤颤微微地从地上起一双沾满灰尘的木筷,姐姐紧握着,到嘴前,着灰尘,又出另一只手,出一只小衣角,反复地擦拭着,终于将剩余的灰尘也走了,她下衣角,顺手掸了掸,从地上起面疙瘩,那颤抖的手一瞬间感受到了温暖,但她丝毫不敢懈怠,赶忙握紧筷子,从汤水中仔细地着疙瘩,一次又一次,她水灵灵的大眼睛,此时一动也不动,全神贯注地着流动的汤水,筷子在碗中移动,她轻轻地起一块面疙瘩,在碗边了顿,径直地到妹妹口边,突然又想起什么,着头,轻轻地了吹,又慢慢地到了妹妹嘴边。

习作三(图2):

跟正常人一样,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在这背后,却付出了血的代价。

每天伴随着三轮车出发,丈夫用左手控制方向,妻子在后面用左手施力以助其丈夫,由于种种原因使其变得困难无比,丈夫将身向前微倾,以自身重力推动三轮车的同时,妻子正用拐杖来代替自己的腿一拐一拐艰难地行走。面对大地,他们如同穿了铁鞋一般,寸步难移,而两人惊人的意志力,帮助他们从困难中走了出来,一直走到现在。这破旧的三轮车恰恰可证明这一点。

当风吹起的时候,我听到了三轮车的“咿咿”声。

习作四(图3):

儿时的打骂是痛在我们的身上,但也痛在父母的心上,然而从小受到优秀的教育与日后的拥有成正比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吟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考试时,儿女在教室内紧张的应对考试。虽然父母与儿女隔着一道铁门,但是父母内心也是一样焦虑地在门前不断的徘徊,不断地弯身张望着自己的儿女是否考试成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唱出了天下儿女的责任,要对自己的父母存有感恩之心,用自己的成就去报答他们的恩情,使他们的付出得到欣慰。

习作五(图4):

白桦树的沧桑里,遐思般的宁静中,“趟趟挞挞”的声音时而断续……老人步履蹒跚地扶挽着对方,虽然岁月的消逝使他安抚不静的手颤动着,可他依然紧紧着她,传递着内心的温柔。坚硬的腰板笔直地摇晃着,与略弯的肩骨一起,不和谐地前进。伴随拐杖叮咚撞击地面的声音,老人一面柔和地着老伴,一面又竭力着轮椅,“吱吱喳喳”……而她,半弯的身子倾斜到拐杖一侧,一只脚半拖式的步子颤微微地挪动,另一只缓慢地屈伸向前去。夕阳下的爱,缠尽……

五、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使动作描写更加细致、准确、生动的方法——分解动作、精选动词、添加修饰。其实动作描写或者其他的描写都是写作的一种技巧,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生活。这四幅画,也许其中就有我们的童年,也许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邻居,也许他们是与我们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但他们的确生活着。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有句话说得好:“为什么你的眼睛不够美,那是因为你从未流过泪。”所以希望同学们习惯用笔记录生命,感动自己。

设计初衷说明】

考虑到课堂写作时间有限,加上还要传授写作方法,写作后还要对学生习作加以点评,一课时肯定来不及,所以我们秉承“先做后教”的理念,将写的任务事先布置,将描写片段作为作业事先布置下去,而课堂上请学生修改,这样,时间可以缩短,修改效率可以提高。

设计“填一填”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从平时对生活的关注中体会到,动作描写的意义,即不仅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心情、形体等形象特征,有时还直接反映文章的主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一句话中的动作描写可以做到仔细推敲,而到了一个片段中,甚至是一篇文章中,却未必注意到这个细节。因此,由句即段,紧接着引出下一环节“加一加”。

选择朱自清望父买橘的片段,是因为学生都学过,印象应该不模糊,而且这个片段对父亲的主要描写就是动作方面。所以学生可以结合插图,辅之以想象,有话可说。通过与原版片段的比较,概括出使动作描写更加细致、准确、生动的方法——分解动作、精选动词、添加修饰,并一一讲解,使学生深刻领会并真正理解这一方法,从而进入第三个环节“改一改”。

在学生修改之前,教师必须强调,要求学生划出有关动作描写的语句,使学生修改具有针对性。在学生修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涉及的范围可以广泛一些,使更多的学生觉得值得再次修改,需要修改。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对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片段进行认真阅读。

点评作文时,教师事先选择的作文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对其修改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时刻注意切换幻灯片,尤其是对重点图画的讲评,更应及时结合图画,必要时教师自身也可做动作,尽量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把深埋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丰富词汇和情感一并唤醒并挖掘出来。

小结时,重提方法,可以加深印象。并将动作描写扩大到任何一类的描写,引出写作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重要的是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使学生意识到,不是为了考试而写作,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