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古文”有效教法的研究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9
/ 2

小学语文“小古文”有效教法的研究探索

陈凤兰

平和县金华小学分校 363700

摘要:小古文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特色内容,它融合了当代传承传统文化的号召以及创新化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提升小古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文章将从注重朗读教学、创设想象情境、提炼文化内涵、引入合作小组等方面出发,探索小古文的有效教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有效教法

引言: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的人文特质受到了关注。在以上的背景中,对小古文的有效教法进行研究和探索,是为了充分激发小古文的教育潜能,优化其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古代优秀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此实现教学和德育的双重目标。出于以上目的,接下来就将对小古文的有效教法进行探索。

  1. 创设想象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文字是平面的、抽象的,对于认知能力较为薄弱的小学生来说,仅仅通过文字叙述和描写无法准确理解文本的内容和含义,也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小古文教学时,可以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利用自身的年纪特质,大胆展开想象,在脑中构建生动形象的画面,以此达到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目标[1]。例如,在《学奕》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文本中描述的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具体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看到过下棋的场面吗?”学生回答:“看到过!”教师:“那你们说说你看到的下棋画面是怎样的?”预设学生会回答“专心致志”“认真”等类型的词语,待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次提问:“那你们想象一下,文本中学习下棋的人,分别有什么表现呢?”学生展开想象,脑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其中一个人正在专心地研究棋局,而另一人三心二意,一边下棋一边想要大雁飞过来,并幻想着拿出弓箭射杀大雁的景象。学生通过展开想象,能够将文本中描摹的画面再现出来,以此来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在想象中调动热情、发挥自主性。

  1. 注重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古文区别于现代汉语的节奏韵律和断句方式,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古文的朗读方式,也不能实现高效阅读的目标,自然也就无法提升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古文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其有效性,教师可以从朗读教学入手,让学生在诵读中掌握古文的朗读方式,学习古文文本的断句、语调等技巧,以此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例如,在《伯牙鼓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范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范读,掌握其断句技巧和感情基调,如“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通过合理的断句,让学生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真挚友情,待教师范读过后,学生开始反复的诵读,逐渐理解文本的内容和内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朗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古代词句,还能够在朗读中学会古代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反复诵读中深化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1. 提炼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小古文隶属于文言文,在它的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既有历史典故、又有优秀传统道德品质,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师可以在古文教学中提炼文化内涵,让学生实现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学习目标,激发出古文教学的德育价值[2]。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着重提炼古文文本中的文化德育元素,将其中蕴含的教育元素挖掘出来,让学生分析、理解优秀文化元素,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例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将文言文内容转化为现代汉语,让学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课文,而且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学生还可以将小儿辩日的场景,改编为一场舞台剧,让学生在表演中提炼小古文的文化内涵,即“知识无穷尽,学习应该无止境”,并进一步将这种追求真理、敢于质疑的品质发展为自己的思想品质,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意志品质。

  1. 引入合作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对于现代文来说,小古文的产生时代与当代小学生的生活背景相距甚远,所以他们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和疑惑,而这时小组合作的方式就显示出了多元思维碰撞的优势。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小古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形成综合实力均衡的各个小组,使他们能够在组内实现深入讨论和思维碰撞,以此达成深度阅读的目标。例如,在《书戴嵩画牛》的教学中,首先将学生按照综合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选取能力最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带领同组成员进行讨论,接下来按照一定的顺序,让所有组员谈论自己对文本的看法,并将组员的看法分成不同的种类,在小组内部展开辩论,最终引导组员形成“仔细观察事物,避免迷信盲从,从客观事实出发判断事物”的意识,从而在组员的共同努力下突破学习难关。

  1. 组织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小学语文教材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产物,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元素,但是对于思维能力日渐成长的小学生来说,如果仅仅依靠教材,无法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因此,为了增强小古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古文素材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深度,以此实现小古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3]。例如,在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的小古文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教师可以展开小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愚人食盐》《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文本的阅读中,明确“事物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必须尊重事物的客观性”的道理,使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通过举办阅读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更多的文言文知识,还能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中,小古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也承载着培养学生古代文化素养的重担。因此,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塑造他们的优秀道德品格,教师要通过创设想象情境、注重朗读教学、提炼文化内涵等方式创新小古文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其德育价值,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多重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曾佳.对小学高段语文小古文教学设计分析[J].传奇故事,2020,(5):62.

[2]杨德随.浅谈小学语文古文教学[J].魅力中国,2020,(25):135.

[3]梁美景.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的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