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雅居园校区; 2 ,齐鲁实验学校
摘要:一体化是近些年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专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热度非常高的一个概念,德育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最近还接触到了体育一体化。这里所提到的一体化无一例外的是小学、初中、高中相关内容的一体化建设,建议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实现同一个测评标准,让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实现12年一贯发展。这一理念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确实很难实现,或者说,意义不大。
关键字:一体化,学校教育
一体化是近些年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专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热度非常高的一个概念,德育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育教学一体化,最近还接触到了体育一体化。这里所提到的一体化无一例外的是小学、初中、高中相关内容的一体化建设,建议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实现同一个测评标准,让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实现12年一贯发展。这一理念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确实很难实现,或者说,意义不大。
在一贯认知中,小学是初中的入口,初中是小学的出口,初中和高中之间的关系也大致相同。从表象逻辑上看这种关系并没有任何缺陷,但实际上却风牛马不相及。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实际是其整体能力(其中包含思维的建构、认知的成熟、情感的丰富、心理适应的完善、社会协作的形成和身体机能的成熟等五个主要方面。)不断升级的过程,学生们整体能力完成了当前教育阶段(如小学、初中、高中)的任务,通过毕业考或者升学考试,进入下一阶段人类能力培养阶段。只是这一切经历,从时间维度看是年龄增长和六三三制结点;从学龄维度看是小学、初中和高中。通关表现是知识技能的达标外显,也就是相应阶段的学生要完成当前阶段组织的学业测试,之前全部是知识测试(也叫单一评价),也就是应试教育;现在是素养评价(也叫综合评价),也就是素质教育。但有一点需要明确,我们当前对于事物的认知总是非黑即白,泾渭分明。但是任何事物绝对没有100%的纯粹,每一个成年人都习以为常的逻辑却要求学生们分得清清楚楚,却又在他们成年后告诉他们世界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如此一来,家长和孩子之间怎么可能不会出现认知的矛盾和判断标准的颠覆,要知道,这才是青少年叛逆期出现的根本原因。不然,家长对学生的培养可以保持一以贯之的标准,没有权威和压倒性的征服,怎么会出现反叛和不理解。
一体化的概念在教育界不是不可以用,而是不应该以偏概全,全部套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就应该做到一体化发展,因为它们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却被我们人为的割裂了。其中原因很简单,是人类发展核心价值观导向所致,除此之外,大部分我们下意识尝试泾渭区分的所有事物,也都是这一价值观导向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把它称之为文化奴役。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主要起主导作用的集群文明有两种,一种是东方文明,另一种是西方文明。世界是多元的,人类的发展规律亦同,当东方属性文明兼具量化思维,铸就一个个大国神器,匠心使然之时,亦是东方文明再次主导人类世界发展之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终究会成就大而强的发展规律,强而大的逻辑在一个历史阶段是可以出现并保持的,但是从人类发展的长时空维度还是站不住的。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绝不能想当然,自以为然。应试教育是验证素质教育成效最高效的量化手段,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属性呈现。如果素质教育做好了,试考不好,那说明素质教育工作就没做好,要知道应试绝对是素质教育能力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之一。因为素质教育是导向能力的教育,能力的实质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体现。正因为应试不是素质教育培养能力的全部,所以应试不一定能够准确呈现素质教育成果。但若直接将其对立或者一提应试就深恶痛绝,认为做应试教育就做不了素质教育,搞素质教育就会影响应试成绩是完全错误的。也正因为有这一认知,所以才会出现素质教育不彻底,应试教育不轻松。
德育一体化,将德育目标高度规范统一,制定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一致标准,这是对德育内涵缺乏清晰界定的表现,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认知储备决定了学生具有不同的成长使命,德育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质的规定性。不完全人格体的德育培养需要较长期培养计划的支持,同时德育教育的可教时机要求相对严格,对于个体成长,对的时间,只需三言两语就可改变其一生。不对的时机,就是费尽口舌,也不过对牛弹琴。德育育化共情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施教者要能做到次次共情,生生共情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这与课程教学是完全不同的。德育一体化应该在同纬度追求教育教学的一体化,而不是时空维度,不同的教师、情境和同一学生不同境遇下的一体化发展,这一点从思维的角度就是不现实的,更何况执行层面。
当前很多学校将学校教育工作分成教育与教务两个完全独立的部门,教育主管活动,兼顾课程;教务主抓教学,捎带活动。这种综合认知单一操作的策略并于锁定人才,高效执行,但是从学生成长内涵发展来看,却是割裂,甚至是断崖似的。
体育一体化研究从技术测评来看是近乎完美的操作,但是却弱化了体育的育人价值。“无体育,不清华”,“完善人格,首在体育”这是我们当前认知体系中对于体育价值最震撼的表述,但是要明确其中所说的体育绝不指单纯的体育运动,体育的最高价值是知行合一,这一点是中小学绝大多数课程做不到的。体育是一个西方近现代词汇,我们对于体育概念的形成是来自文化使者——翻译或者留学人员的介绍,概念直译是对前者文化的亵渎,更是对本国文化的伤害。两种文化的交流缺乏文化理解和包容,只是符号进口,必然会导致“进口国”在行为层面的局限。世界全球化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明对体育的重视和肯定,疫情的发生更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国民健康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所以我国学校体育的一体化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尽管当前体育课程一体化仍美中不足,但相较之前,确实一个巨大进步。
参考文献:[1]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L县为例[D].李汉超.河北大学 2019.
[2]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刘孟祎.河北师范大学 2020.
[3]吴爽.破解“三点半难题”的“教育一体化”模式探讨[J].教育与管理,2020,(09):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