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 2

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高婕妤 1 刘征宇 2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内容提要:在近些年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其对项目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执行管线管理。本文基于对风险管理进行了过程分析,对于如何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监控风险以及如何使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都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联结合实际,更好的理解风险管理这一过程。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析,工具与技术,风险类别;

1.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项目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和管理未被其他项目管理过程所管理的风险。如果不妥善管理,这些风险有可能导致项目偏离计划,无法达成既定的项目目标。因此,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乎项目成功。

    1. 风险的类型

依据风险产生的诱因和来源不同,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单个风险与整体风险,次生风险和残余风险,以及非事件类风险。

外部风险通常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社会文化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产业风险等。内部风险主要包括:战略风险、操作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的主体多以企业为主,考虑的是企业层面所面临的大环境因素,而在项目层面上,鉴于所针对的事物和活动的范围较小一些,因此更加侧重于项目层面的风险,如项目的单个风险和整体风险,以及衍生出的残余风险和次生风险。

在处理风险的过程中,还可能由于问题解决的不够彻底,没有一次性的将风险移除,导致部分不利因素继续残存并发挥作用,这类残存的风险成为残余风险。一般在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后,需要进行二次评估,确认是否还存在残余风险。

由于应对一种风险而导致的新的风险称为次生风险,如果不应对前一个风险,后一个风险则不会发生。对于次生风险,项目团队也应该注意识别和制定应对措施。除此意外还有事件类风险、变异性风险、模糊性风险等。

    1. 风险管理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包括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开展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实施风险应对和监督风险。

规划风险管理是定义如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保风险管理的水平、方法和可见度与项目风险度,以及项目对组织和其他相关方的重要程度匹配。本过程进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识别风险是识别单个项目风险以及整体项目风险的来源,并记录风险特征的过程。风险识别活动的参与者可能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成员、最终用户和组织内的风险管理专家。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是通过评估单个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及其他特征,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是就已识别的单个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其他来源对整体项目目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量化整体项目风险敞口,并提供额外的定量风险信息,已支持风险应对规划。本过程并非每个项目必须,但如果采用,它会在整个项目期间持续开展。

规划风险应对是为处理整体项目风险敞口,以及应对单个项目风险,而制定可选方案、选择应对策略并商定应对行动的过程。

实施风险应对是执行商定的风险应对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按计划执行商定的风险应对措施,来管理整体项目风险敞口、最小化单个项目威胁,以及最大化单个项目机会。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监督风险是在整个项目期间,监督商定的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跟踪已识别风险、识别和分析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过程。上述具体过程将通过国际合作备件项目的具体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说明。

  1. 国际合作备件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析

本文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析基于国际合作备件项目的生产和交付展开分析,响应了公司风险管控战略—强化风险管理,保障企业有序运营。

    1. 规划备件项目风险管理

备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旨在明确描述和指导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管理计划包含以下内容:风险管理的整体要求、风险管理方法、工具及数据来源、风险管理的角色与职责、风险类别、风险概率和影响的定义、项目相关方承受能力、报告模板、风险跟踪等。

2.1.1国际合作备件项目风险管理整体要求

国际合作备件项目风险管理的整体要求为按照订单范围、交付周期、成本基准及质量的要求执行并完成交付任务。范围基准和交付周期参照双方签署的最终订单,成本基准参照备件价格、原材料采购成本、零件工时费成本。

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角色与职责

风险管理的总体责任人为国际合作项目经理,其职责包括牵头组织项目团队针对采购、质量、财务、项目、工程和设计部门分别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督,职能经理的职责为对各个领域的风险进行全周期的识别、管理和监控。项目部协助项目经理定期对项目文件(风险登记册、风险报告等)进行更新。

2.1.3风险类别

针对国际合作备件项目可制定专门的风险分解结构(RBS),项目的风险类别主要分为生产风险、设计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工程技术风险和采购风险。

2.1.4风险概率和影响定义

风险概率和影响分析是定性风险分析的主要手段,旨在排列出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风险发生的概率分布由低至高定义为0.1—0.9,概率的判断由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推断,判断依据需基于历史数据与专业知识,并且必要是提供数据依据。

风险的影响依据对于项目基准(时间、成本、进度)的影响程度的由低到高分别定义为0.05-0.8。备件项目风险影响定义为最高不得超过项目基准的20%。

通过对于风险概率和影响的综合判断,形成概率和影响矩阵,由此定性分析来对风险的优先级进行排序,概率和影响乘积越高代表该风险的优先级越高。

2.1.5 风险跟踪

针对风险登记册中的所有风险的优先级排序,跟踪风险管理情况,定期开展审计,每月进行一次项目整体的风险评估,每周随时对风险进行日常监控。

    1. 识别风险

项目经理组织责任部门召开会议,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头脑风暴,运用其专业知识以及历史文件、制约因素、假设条件、问题日志等历史记录的分析识别单个项目风险以及整体项目风险并登记在风险登记册模板上。

项目经理还可以对职能经理、外方检验人员、外方项目经理、车间工艺等以访谈的方式,就个别风险深入交流,识别是否可能发生次生风险。

项目部汇总并形成风险登记册,记录所有识别出的风险,并定义风险的类别、风险描述、风险概率、风险影响、优先级、预警信号、应对策略/措施,责任人及风险跟踪等。

    1. 风险分析

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通过评估单个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以及其他特征,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

    1. 规划风险应对

为处理整体项目风险敞口,以及应对单个项目风险,而制定可选方案、选择应对策略并商定应对行动的过程。

    1. 实施风险应对

执行在风险登记册中制定的风险应对计划的过程。

    1. 监督风险

在整个项目期间,监督商定的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跟踪已识别风险、识别和分析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过程。

  1. 总结

当前的项目风险管理已经隐含了大数据管理的理念在其中,但是由于对于大数据库的建立并不成熟,因此还未能有效地使用大数据来进行风险预测,未来随着信息库的逐步建立,以及大数据的日渐成熟,风险管理必定将更加侧重信息的量化分析,从而越加客观。

参考文献:

[1]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美国: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s,Inc.,2017

[2]李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05.01

[3]上海国际会计学院:企业风险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6.01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