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新探

王宗娟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 276200


摘 要:中华民族到现在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而且它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流传至今的文明。经历过内忧外患的它并没有显得遍体鳞伤,而是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活力。中华文明能够屹立不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让他们对国家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些感觉让他们毫无保留的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为了让中华文明更加长久,我们就一定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每个人心中。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家国情怀与初中历史进行一个完美的渗透,充分挖掘史实资料,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教育探究


前言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国家和故乡的归属与热爱,这种情怀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要有的。另外,初中生处于一个三观正在建立的时期,而初中历史课的教育为学生三观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要求学生们要以史为鉴,更多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而家国情怀就是这些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情感表现形式之一。历史教育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这些都要求要把家国情怀植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之中。

1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意义

历史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民族发展的历程,并通过历史上的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从而从内心里产生对于国家的热爱与归属。在我国的历史上,有更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不畏强敌,英勇报国,留下了一卷卷华丽的篇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历史的重要作用,我们也明白只有知道了兴替才能更好的维持和发展下去,近代史用鲜血论证了这个惨烈的事实。
在历史上,很多的英雄人物的价值观,到现在我们仍也是可取的,因为他们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过他们行为和事迹的学习,我们能能树立一个精神上的榜样,能够更加深刻的去理解家国情怀中蕴藏的含义和价值。初中历史有一节内容,讲的就是中国的近代史。那个时代的中国是落后的,是人人都可以欺负的。但是也诞生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不畏生死奋力改革,面对侵略,英勇反抗,在神州大地上抛头颅撒热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添灯加彩。

2 在初中历史的教育中,怎样去深入贯彻家国情怀

2.1 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在生活化中培养家国情怀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也就是说,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生活化的教学是教学中一种较为深度的拓展,极大地考验了老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运用。而且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它是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在广东的虎门,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带学生去虎门销烟的地点看一看,从而体会历史人物的伟大之处,让他们明白家国情怀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2.2 积极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其中培养深层的家国情怀

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及表现形式。在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很多爱国爱民的人,他们中也有很多留下了优秀的文化作品。比如说我们的诗圣杜甫,他是一个忧国忧民、拥有大爱的人,写下了上千首的诗歌来诉说民生疾苦,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也就是说,他的诗歌就是一部唐代史。文人创造的作品是他们家国情怀情感的寄托之地,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之一。南宋的文天祥曾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这句话扩展了生死观,把生死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到了一块,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爱国思想主义情感。这句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投身到国家发展和建设中去。
我们应该明白,那些繁多的文学作品不单单只是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我们的精神宝贵财富。所以在历史的教学之中,我们要透过文化作品的表面去看它的本质。知道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理解和掌握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历史,培养一种宏观的家国情怀,只有充分的利用好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达到一种渗透家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3 挖掘历史事件中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家国素养

历史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有事件性。它像一部小说一样,有人物、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一段历史一般来说是由几个主要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构成的,这些事件有很高的故事性,我们现在所看的电视和小说很多都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所以说历史本身是很有意思的。那些历史上的伟大的事迹,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把这些事件当做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去系统的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感受先人强烈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认知,培养他们更深一层的爱国情感。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有一个人叫做谭嗣同。他曾在狱中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志豪言,他不惜用生命去唤醒沉睡的人民,想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改变落后的中国。虽然最后他失败了,但他却在无数爱国志士的心灵永久的存留了下来,他的壮举至今还在我们的心胸中飘荡,久久难以散去。我们应该明白,历史人物的事迹是教育的良好素材,每个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去合理的运用和发掘这些事件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感情,并把这些宝贵的无形财富传承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结语

家国情怀从本质上来说是传统文化中所流传下来的一种感情,它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精髓所在,也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作为一个专业的老师一定要发挥教学的主观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自主的感悟先贤的事迹,让他们知道如今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去倍加珍惜。让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三观,为社会的发展做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波.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89-190.
[2]雒家珍.浅谈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4): 223-223.
[3]秦丽璇.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