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而不厌,业有所精——关于个性化作业设计几点设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作而不厌,业有所精——关于个性化作业设计几点设想

陈春兰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摘要 在小学生阶段,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小学生的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所以有些老师在给小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样的,有的学生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非常简单,而有的学生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点难,对此,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加没有体现巩固学生们学习的新知识,所以老师要想方设法的设计所布置的作业形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设想


现在的教学方式都比较传统,有很多的老师觉得作业只是留给学生们的课后任务,所以老师们为了不费力气,就把课本后的练习题当成学生们的作业,而这种练习题只是针对某一内容,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老师用“一刀切”布置作业的方法是不合理的,对此,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来设计作业,而教师在设计要布置的作业时,一定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

一、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的布置作业

在小学课堂上,老师在设计要布置的作业时,一定要根据学生们接受新知识的程度来分层次的布置作业,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的成长和练习,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比如,老师在设计要布置的作业时,可以把班级的学生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是成绩好且能力好的学生,有独立的学习能力,比较爱学数学,爱探究等,而乙组是会一些理论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学习起来比较认真的学生,会有坚持性的研究一些知识内容,一般处于乙组这种类型的学生比较多,这些学生们会脚踏实地的学习每一堂课的内容,接下来就是丙组,丙组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接受能力也比较弱,而且不喜欢学习数学,更没有耐心去学习数学知识,对于这三组老师一定要合理的布置作业,首先,作业的设计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基础的计算题,作业的多少,内容的难易程度,所以老师可以给甲组布置一些能够根据新知识去延伸的一些作业,给乙组布置一些基础的作业,让乙组去探究并巩固本堂课的新内容,但是对于丙组的学生们老师要有耐心,去设计一些相对于灵活且通俗易懂的作业,因为首先要提高丙组对作业的兴趣,才能使丙组认真地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也要分层次的去设计作业,分为:第一类是一些基础的练习题,第二类是有关新知识的应用题,第三类是对新知识有延伸效果的题,第一类题:可以列举出有关乘法口诀的练习题,3×8=()、5×6=()、7×8=()等,第二类题:让学生们填上正确的数。()×6等于48、()×3等于27、5×()=25等,第三类题:3×3+9=3×()、5×5-5=4×()。老师设计的作业,是根据学生们的发展特点设计的,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做第一类和第二类作业,而学习能力强和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尝试做第三类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体现了学生们不同的个体差异,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保证作业的实效性

给学生们布置作业也是让学生们复习所学习过的内容,并使新知识得到巩固,尤其是数学知识,跟其他的文化课知识不一样,数学知识锻炼的是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要靠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并自己分析来完成的。

比如,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只学习一些数学符号和公式是不行的,因为这些知识不能用于生活中,更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什么数学要设计应用题,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只有学生们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数学课堂上不能只学习一些数学理论知识,于是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一定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变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们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把数学教学和生活相融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三、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用不同的形式布置作业

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首先,教师要自我学习,根据新课改不断的发展,设置个性化的作业也是特别重要的,当然除了自己学习以外,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不断的深入研究应该怎样来设计课后作业?

比如,老师在课前先探索学生的能力发展的不同,然后根据课堂内容来设计作业,可以把学生们的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实践作业和说理性作业,在教学课堂上,老师把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对文字理解强的学生,第二类是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第三类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然后分别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把作业分下去,对文字理解讲的学生可以完成书面作业,因为学生们喜欢读书,并看文字去完成作文,喜欢亲自动手操作的学生可以完成实践性作业,要给学生们足够的材料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去完成作业,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完成说理性作业,因为学生们可以通过说话就能表达出作业的正确做法。


所以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不仅要把作业分层次的去设计,还要根据学生们能力发展的不同去设计作业,从而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时期,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首先,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程度,然后根据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分类设计课后作业,而课后作业是来检查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成果,也是巩固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重要目标,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根据学生们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们接受新知识的程度,从而分层次的设计作业。

参考文献

[1]时伟华.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4):41.

[2]宋筱川.分层作业:探微小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7(S1):83.

[3]何燕萍.基于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