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重庆 北碚 400700
【摘 要】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诗歌供小学生进行阅读与学习。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有效载体,优化诗歌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背景,对引导想象品读、体验诗歌内涵、激活阅读思维、理解诗歌情感、理解象征意义、探究诗歌主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诗歌教学;语文素养
语文的本质是一门语言,语言除了传承文化之外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交流,所以语文教学的关键还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教会学生历练语言,表达自己。传统的只专注于字词或文本的枯燥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关注字词的基础上还要关注语言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对于诗歌的教学来讲,要对诗歌的韵律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学生通过有韵律的朗读对于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一、引导想象品读,体验诗歌内涵
诗歌中有非常多的表现手法,想象就是诗歌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广阔的,学生在经过自我的进一步加工后充实诗歌中的景象。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诗歌品读。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春天染绿我们双脚》诗歌的第二部分进行教学时,结合该部分主要描写的是少先队员植树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植树让山更青,動物有了栖息的地方,环境有了良好的改善。诗歌有着非常明显的韵律,林涛、小鸟、松鼠、小兔、小猴、河水等意象很好地展现了生态环境改变后良好的生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问题:“想象你就是森林中的一只小松鼠、一只小麻雀……你会怎么做?”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学习了本课诗歌后模仿写作,写出自己的诗歌,进一步感受美好环境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好处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诗歌的教学不能只是单独的朗读,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可能只通过单独的朗读不能完好地表达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诗歌的教学,情境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诗歌第二节少先队员植树的场面就非常适合。教师通过为学生创建植树的欢乐气氛,让学生能融入文本的内容,感受到植树的欢乐和幸福的情感,让学生在心中深种爱护环境、植树造林的理念。这样,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能够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激活阅读思维,理解诗歌情感
小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基础阶段,没有过多的理性思维,他们拥有的更多是感性思维。所以向学生教学高洪波先生的诗歌或类似的诗歌时,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对于诗歌中“留白”的内容进行阅读思维,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使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绘诗歌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诗歌也有很多,《我想》这首诗就是其中一个,《我想》在表现手法的选择上运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同时使用极具表现力的动词“牵”“悠”“看”“望”等加深对于意境的描写,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教师在对这类诗歌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通过赏析字词,再到赏析语句,再到赏析诗歌整体内容、整体意境,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究式学习法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在教学《我想》这首诗歌的第一节时,要重点关注诗歌中“牵”这个动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平时什么时候会“牵”,为什么诗人写的诗歌中桃枝和阳光互相“牵着”,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和感悟,对于“牵”字独特的使用的好处给予了这样的回答:“牵”字可以更加准确生动地描绘出花朵和阳光交相辉映的场景,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十分生动传神。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理解象征意义,探究诗歌主旨
诗歌作为不同于一般文体的一种文本形式,有它独特的文学价值,诗歌讲究的托物言志,较为隐晦的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隐藏在所描写的事物之中,而普通的文本往往更注重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是直接抒发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会诗歌这种隐性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透过诗歌的表象深入本质进行探究学习。
象征手法在诗歌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在《老师,您好!》一诗中就使用了“大道”“金桥”等意象表现教师的高尚,使用“春蚕”“甘露”表达美好事物。诗人通过描写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教师,赞扬教师职业的伟大,表达了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和赞美的敬意,又巧妙地借用写作顺序先表达崇高,再表达美好,升华了诗歌的主旨。
诗歌的表达一般较为隐晦含蓄,教师在开展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突破诗歌中让学生理解产生障碍的字词,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诗歌中传神的字词,领会其中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在进行实际教学之前就对于所要教学的诗歌的背景和情感态度及想传达的价值取向,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设计时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特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环节。
【参考文献】
[1]赖三得.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9).
[2]王志义.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