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砚峡社区幼儿园
摘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将会伴随幼儿一生,使得幼儿终身受益。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幼儿园重要的基础教育内容,需要幼师正确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现实性意义,积极探索与开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快速形成。本文,将基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题,有效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感悟基础上,谈论自己的教学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可塑性特别强,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师需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渗透,能够真正抓住这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期,这也意味着幼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能够立足以学定教的角度上出发,积极探索与开发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化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为幼儿未来学习、生活及其事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发展基础。本文将基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题,通过四个方面的教学研究,希望能够整体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提高环境育人的教育效果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环境影响特别深,所以在发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幼师应该重视环境育人的教育效果,能够积极构建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健康的成长环境,最大化强化环境潜移默化育人的功效,从而不仅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促进性作用,也将大大增强环境约束人、规范人的教育作用。例如,幼师可以收集一些优秀的历史故事,如孔融让梨,将这些都制作成图片,并且张贴到园内,以图文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实现产生对幼儿行为产生影响,使得在环境的熏陶培养下不断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再如,班级绘画不同的板报,将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通过图文形式表现直观展现出来,使得幼儿在不断观看过程中,加深幼儿对好习惯的初步认识,同时还有效推动幼儿自觉意识的形成。
二、以多样化活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1.一日园内活动中渗透良好行为教育习惯培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幼儿的点滴生活中不断培养与塑造。正如,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者,在生活中创造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将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例如,当代幼儿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溺爱过度,这也为此滋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习惯,如:在吃饭的过程中爱挑食、爱剩饭、爱说话、爱敲打碗筷以及喜欢跑来跑去等不良行为习惯,如果幼师不及时采取矫正性干预策略,那么这种习惯将会传染给其他的幼儿,以及一旦该不良习惯根深蒂固上,幼师在实施针对性的矫正策略,将会是事倍功半的过程中。所以当幼儿发生这一类习惯上,幼师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参与兴趣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矫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幼师在幼儿吃饭环节上,组织幼儿开展规范吃饭的比赛活动,以比赛的吃饭性质来激发所有幼儿的好胜心,并且准备上相关的奖品,有效提升幼儿行为的自觉性,以此改良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再如,幼师还可以编写相关的顺口溜或者儿歌,如:“吃饭歌”——小饭碗,扶扶好,小调羹,拿拿牢。一口一口自己吃,一口饭、一口菜,吃得干净真正好。再如:“进餐歌”——进餐前,洗净手。打喷嚏,遮住口。轻轻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总之,幼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参与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实现幼儿从乐中学、学中乐、乐中长的状态下,逐步改良自己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2.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
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最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为此,幼师应该深入幼儿集体活动中,与幼儿展开互动和交流,真正发现幼儿喜欢的不同游戏形式,从而设计出多元化、互动化、趣味化的游戏活动,最大化发挥游戏教育的价值。例如,老鹰捉小鸡的互动游戏,能够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提升幼儿的集体精神形成,那么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幼儿相互礼让的习惯养成。再如,幼儿在玩耍各种小玩具后,都没有讲玩具归为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了丢三落四,乱丢乱放的不良行为习惯。那么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送玩具回家”的活动,幼师可以先将所有玩具的位置告诉幼儿,然后组织幼儿将所有玩具都放在一起,然后幼师规定一定比赛时间中,将玩具送回摆放的位置,哪一位幼儿送回最多的玩具,将会得到幼师的物质奖励,这样游戏化活动中,将会有效改变幼儿这一不良习惯。同时,为了更好地强化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幼师可以在每天放学前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如:大家都在等待自己妈妈接自己回家,但是跟你们玩耍一天的玩具朋友在孤零零的呆在地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将自己的玩具朋友送回家那,长久以往,将会不断强化幼儿的行为逻辑,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以身示范,做好幼儿的榜样
幼儿天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特别喜欢模仿成人的肢体动作,那么幼师应该根据这一幼儿的学习特点上,做好幼儿的好榜样,能够严于律己、规范自己行为、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将会实现榜样的言传身教的效果。例如,在幼师要求幼儿准时到校,那么幼师应该在任何时刻都要具有时间观念;在幼师得到他人的帮助后,要主动向他人说一声谢谢,在园内看到地面上有垃圾,幼师要及时捡起来丢到垃圾桶,这种种良好行为将会带动幼儿模仿幼师的做法,长此以往,将会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教育的形成。
三、加强家校共育的效果
家庭作为幼儿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幼儿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设家长有着不良行为习惯,那么幼儿在校园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上,很容易被家长带偏。所以幼师应该积极与家长群体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够通过家长会、社交工具等沟通渠道上,积极与不同家长展开沟通,进一步提高家长对科学育人的认识,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不良行为习惯为自己孩子带来的害处,促使家长群体能够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做好幼儿学习的榜样。其次,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具有反复性,也许今天幼儿学习会、改正了,过一段时间幼儿自动回归原型,在幼儿园幼师可以及时察觉并且及时实施干预性措施,但是在家庭中发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苗头,那么幼师自然是鞭长莫及,所以幼师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能够在家校共同的沟通交流中,彼此交换幼儿在幼儿园、在家庭的表现,从而才能最大化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健康养成提供根本性保障。最后,幼师应该建立网络社群,定期定时的分享相关的育人经验,科学的教育手段,以及相关儿童行为心理学的语录,这样长久以往,将会大大提升家长群体的教育意识,从而建构一个家校共育的教育网络,进一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规范习惯的健康化、稳定性形成。
综上所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朝夕而至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化、复杂性、反复性的教育工程,这也意味着幼师不能够操之过急,而是能够树立自己终身学习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学识,拓展自己的教育领域,增强自己行为心理学的认识,这样才能助力幼师更好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有效推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顺利形成。
参考文献:
[1] 李伟 .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 [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2).
[2] 张艳玲 .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8(08).
[3]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 高妍.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