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摘要:研究新时期国家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找出当前市场的就业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发展状况,总结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内涵。研究表明,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培养,服务于重点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与创新的新形势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在高等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实践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于人才培养的难度较高,许多教师无法找到有效的创新途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鉴于在高职教育中培养人才的挑战,追求将现代学徒制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的科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是逐步进行教学的,综合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使现代学徒制真正发挥作用,教师需要考虑这一问题。
1.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就业需求之间联系的现状
作为社会所需要的许多技能型人才的发源地,职业培训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并且在开发现代职业培训体系方面取得了稳步的进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就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才的目标地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职业技能和技术培训一直是重中之重。教育与职位之间有着无缝的联系,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已成为评估高校学生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这一阶段,它的重要性仍然显而易见。
然而,在长期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与许多用人单位接触时发现了一种现象。招聘部门的人力资源部门通常以两种方式招聘新员工:社会招聘和学校招聘。在招聘学校时,单位会选择相关专业,但也会强调,只要学生专业能力扎实,符合用人标准,对其他专业学生也愿意接纳。同时,新毕业生将比新学员享有更高的优先权。这也说明了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应聘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
2.高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给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很大希望,但高职普及化的现实与高素质人才理想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鉴于这一现实,如何培养合格的精英人才,需要对高职培训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行此更改的原因如下。
在高等职业教育普及的背景下,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和录取方法的多样化导致培养目标与学生成长基础之间的显着差异,无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目标。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重视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学生能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3.使用现代平台完善学徒培训系统
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高等专业人才的教学强调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解决相关问题,学生可以提高他们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并避免将学生的教与学脱钩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组织有价值的教学项目,为学生分配合理的任务,让学生融入学习系统,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影响力,并实现综合技能发展的目标。在这方面,教师需要在各个层次上优化,例如设计和系统优化,以使教学真正有效。高等职业人才培训的发展需要克服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建立现代的互动学习平台,建立现代的人才发展体系,使学生不仅可以在职业课堂上学习,而且可以利用互动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同时,学习平台的交互式学习功能可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并真正增强高等专业人才培训的影响力。创建交互式学习平台时,有必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学习平台的实时交互并加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培训材料可以上传到平台。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学习,并改善教育的整体影响。
4.改革教学模式
改变教学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产生影响。21世纪是信息爆炸,知识经济和高素质人才的时代。高职教育培训应注重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以实施计算机化、个性化培训,并进行多种多样的改革。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新媒体和传统课堂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对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和实践性教学方法,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法,例如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组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和实践技能,加强了师生互动,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沟通和创新能力,提高了高等专业的教学质量类。
此外,根据行业发展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估机制,并仅更改考试理论和成绩理论。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再是学生评估的唯一标准。设计基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和技能。多样化的教学系统以及评估绩效和创新技能的机制。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促进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课堂表现和积极的学习热情,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5.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与一般的初等和中等教育相比,教师,尤其是职业学院的教师,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更高,并考虑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转移,并且是“双重资格”的教师。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奉献精神需要更多的毅力,辛勤的工作和贡献的意愿。这些高尚的人格特质是其他人的最好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最大。
由于基础条件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通常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在教室里,他们可以使用“微课”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法和小组讨论法,以创建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专业素质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发展,例如访问,参观,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活动。
6.开发“三融合”课程和发展智能课堂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考虑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工作要求,以便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满足用人单位职位的人才需求,并且人才培养标准应具有用人单位专业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课程体系的设计考虑了职位的工作过程和核心能力,因此课程体系是开放的,专业的。创建良好的班级,让学生学习得更好,并从多种选择中进行选择,并营造更好的学生氛围。智能课程基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和云计算技术,可创建先进的数字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整体学习质量。通过开发高级教室作为基础和包括对学习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的信息平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地使学习过程适应问题。实施了新兴的差异化培训,并满足了不同的学生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应满足创新、能力、素养等需求。创建满足行业和企业需求的课程,并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校企协作,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以此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艳霞.与企业对接培养“双高”特色高端技能人才[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
[2]唐菁玲.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菖?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
[3]李瑾.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及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