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一直是促进高校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利用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教育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成本,还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更适合实际工作,这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利用校企合作促进学校的进步,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教师的重组,还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校企合作模式从根本上改进了高校的教育模式,大胆改进了教育模式,使学生利用在企业学习的优势,促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很好地运用专业理论,有效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发展策略
引言
分析了校企合作课程评价的内涵、模式,选用布莱与和斯蒂金斯二人评价理论作为课程的评价理论,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探析了课程评价的保障机制、实施过程及结果反馈。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亟需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评价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从宏观层面来看校企合作,在实践中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校企合作的推进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具体到地方还缺乏相应的支持措施,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这项工作都在做,但没有到达政策文件要求的预想效果。二是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积极性不对等。校企合作中校方每年都有需求,积极性也一直高,而企业只有在需要用工时才有积极性。认真分析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有的企业片面认为校企合作会增加管理成本;学生不是自己的职工不便于管理;给企业增加风险,学生在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要承担医疗费或抚恤金等费用;学生实习参与到生产一线,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利润,影响企业声誉。三是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协调校企合作中需要进一步明晰职责。校企合作的现实表现之一是,高等教育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校方是单一主体,而企业方面却是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经营方式的多个市场经济主体,在对接沟通校企合作的时候,校方显得无所适从、势单力薄,地方政府方面缺乏明晰的校企合作的牵头职能部门,由此带来的困惑是学校在围绕校企合作中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设备购置等方面显得更加力不从心。四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校企合作各有关单位部门协同推进的监督约束措施。校企合作的中长期目标是什么、合作效果如何、评价使用等不明确,也没有对这些任务目标完成考核的制约措施。此外,缺乏政府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约束措施,实践中很多地方形成了高等教育院校是校企合作“单打选手”,成为校企合作单方推进主体,独自谋划,一方推动的现象。
2高校校企合作解决思路
2.1合作形式多样化
(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的。校企合作中,需要校方、企业双方均能明确人才培养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关系,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明确育人要求及其使命。通过及时转变育人观念,搭建合理、完善的育人模式,从而提升校企合作的文化意义及精神意义。(2)高校的基本责任。首先,校方应认知合作的目的,即改变传统合作的观念,正确认知企业在合作中的地位,能改变学生认为校企合作仅是给予廉价、年轻劳动力的思想。通过转变思维模式,让校方、学生能正确认知实习的目的。其次,校方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信息技术要求及时代要求给予必要的创新,确保理论研究与企业技术革新相结合,有利于凸显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需求、人才培养需求、技术创新需求的重要性,帮助企业了解合作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3)实践教学。校方应向学生宣传对接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思想、企业责任意识,并将这些基础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快明确实习的目的及企业的特色。另外,校方应加强企业的服务理念,通过不断给予学生新的课题、新的产品运营思想,利用有效、完善的课题进行人才培养。此外,校方应完善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培训内容及培训制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2.2完善合作模式
(1)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中,校方应联合本专业教师、企业工作人员组建委员会,讨论出适合学生接受的专业课程、课程模式、实践课程及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求企业员工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并积极表达对校企合作的看法。校方可搭建定向实践课+实践专业课的模式,从而创新课程体系。(2)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中,需改变传统以教师宣讲为主的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上手实操,同时融入不同的课程体系、企业运行体系,确保企业内部能够依据实验课的特点搭建个性框架内容。通过模拟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操作技术、运行设备的工作逻辑,还能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
2.3加强成果互认与衔接
(1)专项考察工作。专项考察工作中,需要求教师及时收集新时期的科研技术、信息技术,同时需要求企业提供宜采用的信息技术服务。校方及企业双方应完善信息库,同时建立合作组织机构,同时商讨合作要求及合作方法,以便提高合作的通畅性。(2)制度建设。政府应围绕高校的特点及情况建立引导目标,以构建良好的合作秩序为目的,设立相应的鼓励制度,促进各企业积极参与合作。为了消除学生在实训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校方应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偿,有容错机制。(3)确定法律法规。合作引入监管方案,确保合作的有效性及连贯性。校方应联动政府提高管理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完善管理内容,有利于让合作趋于公开、透明,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基础、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主要是培育高技术人才的基地,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发展,可以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达到专业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海生,王宁,董伟.基于共词分析法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演变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5):90-96.
[2]周凤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与运行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20,(13):17-24.
[3]多淑杰,易雪玲,黄新谋,等.基于四维分析模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20,(12):10-14.
[4]王福建,王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及深化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59-63.
[5]吴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困境与解决思路研究[J].纳税,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