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不同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对比

刘惠

曲靖市马龙区中医医院,云南曲靖 655199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的儿科60例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布洛芬治疗)和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效果、惊厥消失时间、体温降低1℃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布洛芬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显著,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小儿高热;效果


高热在儿科十分常见,患病时患儿体温超过39℃,属于临床重症,以0.5-3岁的小儿为疾病的高发人群。患病后会影响患儿的耗氧量和心输出量,引发各种继发症状。因为患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所以持续的高热极易永久性损伤大脑,导致患儿出现惊厥或神经异常。所以在高热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临床在治疗该疾病时,传统的治疗方法的复发率较高[1]。本文的研究内容为不同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得到如下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这项研究中,我院选择了60名儿科患儿,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4:6,平均年龄为(2.9±0.4)岁。 研究组中30名患者的男女比例为5:5,平均年龄为(2.4±1.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次研究的开展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选定的患儿及其家属已获悉此项研究,并将自愿合作完成所有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没有其他严重的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并且具有正常意识;排除其他严重的组织或器官器官疾病,患儿或家属抵触参加这项研究,并且对研究人员提出的与研究相关的问题难以保持清晰和自主回答,该患儿家庭强烈拒绝这项研究,无法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患儿在研究中期(例如转移或死亡)退出。

1.3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在入院后,及时接受水、电解质失衡的纠正治疗,并对症进行抗病毒和抗感染治疗。通过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期间不给予其他退热药物。当患儿出现惊厥时,需要立即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纽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刺激人中,并低流量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症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高热的治疗,对照组接受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给药方式为灌肠,用药剂量为15mg/kg,每6h重复用药一次。研究组接受布洛芬治疗,给药方式为灌肠,用药剂量为0.3ml/kg,每6h重复用药一次。灌肠时,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仅暴露臀部,身体其他部位做好保暖,以免患儿着凉。在臀下垫橡胶单,将患儿肛门分开,使用50ml注射器抽吸足量药液后,去掉注射器的针头,并连接注射器,使用石蜡充分润滑肛管头端,缓慢插入肛门,年龄不同的患儿,插入深度也有所不同。不足3岁的患儿插入深度为2.5-4.0cm,3岁以上的患儿插入深度为5.0-7.5cm,将肛管内空气排尽后注入药液,当药液不足时,注射结束后将头皮针反折后使用止血钳进行夹闭,保留2-3min,拔出肛管。嘱患儿家属使用纱布堵住患儿肛门并略抬高臀部,保持患儿所居病室足够安静。为免药液漏出,可以捏紧臀部,持续最少8min。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用药后不同时间体温变化上的比较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体温变化比较(`x±s)

组别

2h

4h

6h

8h

研究组(n=30)

对照组(n=30)

t

P

37.48±0.14

37.85±0.16

8.174

<0.05

37.38±0.56

38.86±0.62

9.358

<0.05

37.22±0.13

38.57±0.41

8.527

<0.05

37.68±0.61

38.06±0.82

9.073

<0.05

2.2 两组患儿在惊厥消失时间、体温降低1℃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的比较

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惊厥消失时间、体温降低1℃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x±s)

组别

惊厥消失(min)

体温降低1℃(min)

住院时间(d)

研究组(n=30)

对照组(n=30)

t

P

4.48±0.14

5.45±0.86

8.174

<0.05

38.38±5.56

44.86±9.62

8.358

<0.05

3.52±1.13

4.57±1.41

8.527

<0.05


3.讨论

小儿体温升高是机体防御病原体和病毒入侵的正常生理反应,这一反应提示人体正在对抗感染。因为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基础体温较成年人稍高,当出现感染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时,就会表现为高热,如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降温,就会诱发大脑损伤,导致幼儿智力发育低下,出现脑损害甚至死亡[2]。当体温升高到38.5℃时,常规的物理降温方法难以取得显著的效果。为免高温损伤小儿,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降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温药物种类较多,且疗效各有不同[3]

布洛芬属于苯丙酸衍生物,作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对肿瘤坏死因子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下移体温中枢的调控点发挥降温效果[4]。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布洛芬的降温维持时间更长,用药次数更少,且该药物除了可以有效降温外,还可以抗感染,综合疗效更加显著。通过灌肠给药时,可以迅速被吸收,且不会造成严重的肝、肾毒性,用药剂量更加准确,方便且安全[5]。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接受布洛芬治疗的研究组患儿的综合退热效果显著高于接受接受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的对照组患儿。

综上所述:通过布洛芬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显著,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邹开会.不同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比较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9):88.

[2]应晓峰.不同退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44-3446.

[3]杨小兰.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药前沿,2015,5(32):58-59.

[4]胡巧梅.口服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对比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8):169-170.

[5]刘昆.安效先学术经验总结及银翘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