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人民医院基本外科 德阳 618000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同小切口联合手术在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20年 1月—9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基本外科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成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35人给予腹腔镜探查联合小切口疝修补术,B组对照组43人给予传统开放嵌顿疝还纳修补术,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两天内下床活动人数及排气/排便人数明显较多,疼痛、切口感染及腹胀发生的患者数明显较少,满意度评价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腔镜同小切口联合手术在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中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嵌顿疝、腹腔镜、联合手术
腹股沟疝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疾病,在60-79岁年龄层段的老年人中腹股沟疝患病率高达53.68%,而嵌顿疝占腹股沟疝总数中的10%[1],腹股沟嵌顿疝以其病情紧急、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和恢复显得尤其重要[2],以往选择传统开放的术式切口感染较多、且肠管探查视野及范围较局限带来了炎症残留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推广,腹腔镜探查表现了其显著的优势[3],腹腔镜探查联合小切口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针对此情况,本研究将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术式效果做出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到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基本外科收治的7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收集及影像学检查均证实为腹股沟嵌顿疝,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人,对照组43人。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给予腹腔镜探查联合小切口疝修补术式; 具体步骤:穿刺孔置入腹腔镜及无损伤操作钳,探查了解腹腔及肠管情况,还纳疝内容及判断肠管血运,不易还纳者,给与腹腔镜下松解疝环口还纳,清除坏死炎性组织,然后联合小切口切开疝囊,若有肠管坏死经小切口行肠管切除吻合术,后经小切口行腹膜前间隙修补疝环口,结束前再次腹腔镜探查腹腔,吸尽脓液及渗出液,关闭穿刺孔。
1.2.2 对照组
给予传统剖腹探查; 具体步骤:行剖腹探查,找到嵌顿组织,用手还纳疝内容物,必要时可凭手感松解疝环口协助还纳,探查腹腔,判断肠管血运,若出现肠管缺血则行肠切除吻合术,吸取炎性液,封闭并修补疝环口,然后逐层关腹。
1.3 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术后48小时内下床活动人数、肛门排气/排便人数;术后第五天切口感染、腹胀、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视为此次研究总体满意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观察指标,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1)。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检验统计量 P值 |
术后48小时内观察 下床人数 [例] 29 18 χ 2 =13.542 0.000 排气/排便数 [例] 31 21 χ 2 =13.708 0.000 术后第五天观察 切口疼痛 [例] 12 31 χ 2 =11.149 0.001 切口感染 [例] 1 9 χ 2 =5.639 0.018 腹胀 [例] 3 16 χ 2 =8.588 0.003 患者满意数[例] 34 33 χ 2 =6.628 0.010 |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P< 0.05, 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腹股沟嵌顿疝是普外科常见及急腹症之一,因其病情进展快、住院时间长、死亡率高等特征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若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治疗,则会影响患者预后,毋庸置疑,其手术方式的优化有利于患者的康复[4],因此探讨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尤为重要。与普通腹股沟疝病人相比,腹股沟嵌顿对手术的时间及术式效果要求更高,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及治疗,将腹腔镜探查及小切口修补技术联合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探查可以降低误诊及漏诊发生的可能,充足的时间对肠管活力进行观察,同时联合小切口进行修补,加强了腹壁各层重建,减小了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任于杰,陈建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9例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临床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1):53-54.
[2]欧阳文,李天佐,周星光.日间手术麻醉专家共识.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 10) : 1017-1022.
[3]高解春,杨佳泓,刘 军,等.日间手术的内涵及适宜范围研究[J].中国医院,2015,19(4):3-6.
[4]国际日间手术学会.日间手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