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综合保税区小学校
摘 要:在新课标下,美术教学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文化性教育,希望能够通过美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多元文化。因此说美术的学习应该在文化情境中展开。所以如今的小学美术讲堂不再是单一地进行技法的讲解,应该让每一堂课都能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展开,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针对渗透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课堂渗透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关乎国家的发展。美术教学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其本身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为此我们应该从小学的美术课堂抓起,渗透进更多传统文化的元素,结合教学大纲,展开美术教学。相信能够使得彼此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帮助提高当前小学生的创新力和审美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美术课堂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对于传统的文化为了使其得以很好的发扬和保存,离不开我们的传承,而美术课堂在传承传统文化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传统美术也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因此传统美术的继续发展离不开我们的美术教育。那么通过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会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产生好感,激发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投入传统文化保护的队伍中。
(二)传统文化使美术课堂更加多元
从小学阶段我们就让学生开始接触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这对于美术基础的建立和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我们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在想象、欣赏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形象思维,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当前小学生的创新力,因此传统文化的渗透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加多元。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一)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的眼中传统文化往往比较晦涩,因此很多学生对此具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兴趣。那么作为教师需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讓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充分地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所在。在美术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来实现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提升。
例如我们在学习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家乡古建筑》时,为了能够营造出传统文化气息相对浓厚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深刻地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地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论语》这些知识进行情境创设。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引发学生思考:如果别的同学去到了你的家乡做客,你会如何给他们介绍你的家乡建筑呢?然后可以借助热情好客相关的古诗向学生展示。在借助李白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学生明白远离他乡的思念之情,在交流中形成对家乡深深的自豪感,使得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达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抓住美术课堂机遇,展开针对性教育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对于这些突发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够展开有效的处理和应对,势必会影响课堂的正常运行。那么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突发的情况,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我们去旅行》时,本课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物体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从而通过流畅的线条进行旅行品的绘制。但是很多学生在没有弄清楚这些比例的时候就直接开始了绘画。这时候教师则可以使用《弟子规》中的句子“未见真,勿轻言”向学生传达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不要轻易动笔的道理,同时借用《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来交代学生学习中要尽可能掌握多的知识然后再进行创作。这是教师抓住时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现。
(三)开发课程,利用传统文化升华课堂
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实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现,其教学对于学生的审美和情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术的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开阔他们的眼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我们在学习线条的艺术或者是水墨画的内容时,就可以选择一些我国比较有名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先进行欣赏。可以拿吴冠中的《春》作为模板,让学生体会绘画中的中国味道和那些充满意义的线条,同时也可以借助徐悲鸿的《奔马图》让学生感受画家对于线条的理解。在作品的欣赏中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体会到了线条的存在意义。
三、结束语
总之,传统文化教学在当前引起了我们的普遍关注,我们甚至希望能够通过多学科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美术学科同样如此,本文针对美术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结合湘教版教材进行了阐释,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周永明.小学美术教学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9).
[2]习惠.传统民族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J].新课程(小学),2017(6).
[3]李智.传统的艺术魅力:传统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