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及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及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

范磊 付婷婷 由凤双 李博 李晶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所取得的美容效果,然后分析导致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3月到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术后评估对患者的美容效果,并对出现感染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引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性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美容效果优秀146例(91.25%)、良好9例(5.63%),较差5例(3.13%)。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共5例,导致患者出现院内的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引流天数。5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存在两项危险因素,3例患者存在3项危险因素。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美容效果十分理想,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引流天数,这就需要在患者术后,对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防止患者出现感染问题。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美容效果;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osmetic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then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16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Sept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his clinical study. All patients received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The cosmetic effect of patients was evaluated after surgery, and the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o find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Results after operation, 146 cases (91.25%) were excellent, 9 cases (5.63%) were good, and 5 cases (3.13%) were poor. There were 5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age, diabetes mellitus and drainage days. Among the 5 patients, 2 patients had two risk factors and 3 patients had thre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cosmetic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very ideal.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ainly include age, diabetes mellitus and drainage day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risk factors after operation to prevent infection.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osmetic effect;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乳腺癌作为女性的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则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彻底的切除患者的局部原发病灶【1】。然而,传统的手术治疗会造成患者乳房出现器官缺失或者是外形改变的问题,极大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保乳手术对患者治疗则能够取得理想的美容效果,尽量保留患者正常的乳房组织,从而保证患者乳房的美观性。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所取得的美容效果,然后分析导致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3月到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岁到65岁,平均年龄为38.2(s=2.5)岁。病灶直径最小0.3厘米,最大3.0厘米。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保乳手术治疗,手术流程为: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手术台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在对患者施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灶位置做出合适的切口,然后精准切除患者的病灶,然后缝合切口。在患者术后,进行常规补液以及预防感染措施。同时,对出现感染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引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性因素。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术后根据Rose标准,对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进行评估,共分为优秀(患者的乳腺不存在变形或者上提的情况,并且双乳对称无)、良好(患者的乳腺存在轻微变形,双乳基本对称)以及较差(患者的乳腺存在明显变形,双乳不对称)。

2 结果

1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美容效果优秀146例(91.25%)、良好9例(5.63%),较差5例(3.13%)。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共5例,导致患者出现院内的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引流天数(引流超过15天)。5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存在两项危险因素,3例患者存在3项危险因素。

3 讨论

乳腺癌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发展态势【2】。针对该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可以将患者的病灶彻底切除。然而,传统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将会使患者的乳房形态出现极大的变化,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而通过保乳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则能够很好的保留患者的乳房组织,患者也更加容易接受。但是,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感染问题,这就会极大的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积极的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6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美容效果优秀146例(91.25%)、良好9例(5.63%),较差5例(3.13%)。这说明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十分理想,可以最大的限度避免破坏患者的乳房形态。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共5例,导致患者出现院内的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引流天数。5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存在两项危险因素,3例患者存在3项危险因素【5】。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下降,这就会使患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的侵袭。尤其是超过60岁的患者,其免疫力以及身体机能相比常人都有明显的差距【6】。同时,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这就会抑制患者自身抗体的形成,从而影响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再加上画着讷河的体液含糖量较高,使得细菌更加容易繁殖。并且,患者在术后引流的时间越长,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也就越高【7】。这是因为引流管将会使患者内部与外界长时间接触,这就极易受到细菌的侵袭。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的美容效果十分理想,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引流天数,这就需要在患者术后,对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防止患者出现感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9298):609-680. 
  [2] 黄焰,左思,刘晓静,等.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发展及临床问题[J].医学与哲学,20183911B):21-2330.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早期乳腺癌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专家共识及技术操作指南(2018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8):855-858 
  [4] 郑爱秋,魏建南,杨勇,等.缺乏核素示踪的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临床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94):474-477. 
  [5] 高波,鲁嘉驹,刘洋,等.示踪剂注射部位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诊断准确性影响的系统评价[J].甘肃医药,2019388):673-685. 
  [6] 山世岩,张慧明,屈翔,等.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6):661. 
  [7]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19[J].中华外科杂志,201957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