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实践基地
孩子的教育成长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之间的通力合作,这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价值观取向和学业成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1、从国家教育战略层面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重视,教育已经逐步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必然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新趋势。
2、从国际视野角度来看。纵观当今的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包括我国香港地区、台湾与地区,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并通过政府层面颁布相关文件和政策,明晰了教育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企亊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尽的教育职责,明确 “学校•家庭•社区”的定位和依椐。并且已经进入到以科研为基础的、以科学理论引导的专业化实践阶段。
3、从教育学角度看。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人的活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监督配合,而良好的社区环境是促使儿童顺利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只有加强三者之间的合作,才能在突出各自的教育特点上形成协同力,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增强家•校•社的合作意识
家•校•社合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学生是三者合作的主体对象,学校是教育发挥影响力的制度化机构,起着主导的作用,家庭教育则是推动现代教育改革的主力;社区是维护社会风气、保护学生教育环境的主流。
1、尊重理解是合作的基础。孩子在未接触学校教育前,孩子的教育主体源于家庭教育,在接受学校系统化教育后,孩子教育的主体性教育重心开始转移,但这并意味着家长教育责任的消失,一方面要重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好家风传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深远,不能把教育的责任一味的推卸给学校,要配合学校的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学校应积极地营造开放、互动的家校合作氛围,千万不要把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变成了“告状会”、“培训会”。同时要重视社区的资源与服务,包括居住的社会风气、环境等,对改善学校教学、家庭实践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各方产生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合作意识,建立合作机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明确各自责任是合作的应有的共识。在通力合作、配合过程中,学校、家长和社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强优势互补,加强沟通联系,达成良好的合作,做到不“越位”不“退让”。例如:家长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包饺子、学叠衣服,学校让家长替代教师进行监考、自习课值班等,社区跑到学校推销家庭医疗保险等,这都是“越位”行为,“边界”不清,就会衍生出各种社会怪象。
三、联动以合,为学生搭建健康成长平台和空间。
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责任,这一点,三者之间要达成共识,加强沟通,主动联动,促进合作,才能达到教育合力最大化:
1、合是合同:各方要达成共识,诚意合作,形成契约,共同制定一份合作协议书或者一份年度教育合作计划等,让各方能依纲办事。
2、合是组合:学校、家庭、社区是一种组合,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是一种组合,但无论是哪一种组合方式,都有考虑其可行性和延续性。
3、合是合计:正所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各方可以利用不同的沟通工具,加强双向接触,多商议、多沟通、多听取、多交流。
4、合是联合:既互相配合又符合各方利益,既切合各方实际又适合学生的成长,既是各方意见与建议的集合又让各方都感到合意。
5、合是磨合:充分沟通、高度信任是寻求共同价值视点的磨合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的适应、同化的过程;是不同文化、不同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之间交替交流、冲突、包容、认同的过程,也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探讨育人目标过程出现的脑力激荡过程。
四、融合为作,拓宽合作的沟通渠道
如果学校与家庭能在育人目标和行动上达成一致,整合社区资源与服务,各方共担责任、有所作为,那必将有利于改善学校教学、家庭实践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作是工作:各方合作的主导权在学校,学校要做好家长工作、做好老师工作、做好学生工作和做好社区工作等。而做好这个工作的沟通渠道是多式多样的,在形式上可以有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堂等传统渠道,在沟通手段上也有校讯通、微博、微信等新时代的交流渠道。还可以创新、深挖这些渠道的活动形式。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头脑风暴”交流会,解决孩子的问题;通过“成长展示会”,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才艺展示会”,以挖掘孩子、家长特长潜能等。
2、作是写作:学校必须要有所作为,要善于在工作交流中不断探索实践,反思,形成经验,最终达成家庭教育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过程。
3、作是制作:家•校•社各方要坦诚相待,共同以开展某种活动平台,共同策划、共同参与、共同制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社区有关健康、文化、学习、医疗、娱乐以及其他资源和服务的信息向学生和家庭提供服务,以提高学生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或为家庭和学校提供协助。
4、作是作为:正所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各方要有所作为,这是新时代下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决定的各方都需要有一颗事业心,要有把这项育人系统工程死磕到底的决心,要有一种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使命感,要有一种共同的成长进步的成就感,共同培育和造就更多的新时代接班人的责任意识。
总而言之,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改进,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方面的指导,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并通过两者的合力,净化社区服务的文化教育与人文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5+2≥7的合力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