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4
/ 2

城市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于永锋

商丘工学院 476000

摘要: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用地紧张、城市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频现,为缓解和改善这些城市问题,城市空间逐步往地下拓展,如何对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正是当下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现有的地下空间环境的人性化研究多针对内部空间环境,对城市整体层面的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研究就相对较少,且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从规划层面来分析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问题的就相对缺乏。

关键词:城市地下交通;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

1城市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原则

1.1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性化设计不应局限于对空间环境的优化,细部上的优化只能局部改善,而根本上解决人性化的问题,必须的是系统性的革新。系统化的人性化设计则需要从城市的整体战略层面来进行,更要求可持续发展,分步分片、有计划的改善现状。避免大规模的无序开发,造成不可逆的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因此,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利用或优化更新,必须有前期的综合判定决策,注重其长期社会经济价值,以实现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可持续开发。

1.2交通连续原则

在城市整体层面、重点区域层面,研究城市交通空间的合理布局结构,充分保证人作为交通主体的通行连续性,结合多种交通工具,以多方式组合,合理衔接、便捷驳接的方式,来达到人性化通行目的。而地下交通空间作为整个城市交通空间的一部分,更需要加强交通管理的综合协调,并通过充分利用时空资源,从而减少和控制交通污染,这就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交通人性化改善。

1.3功能需求原则

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基本是城市地下空间中人流量最大的部分,其大量的人流通行量,则会有多种的功能需求,这也是商业利益所在。纵观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情况,大多数交通节点空间的商业价值相对都是最大的,尤其是对于餐饮、服务等功能。

2地下交通结构的人性化规划

2.1地下交通空间系统化藕合

①完善的地下交通空间系统构建

随着城市用地条件的限制,复杂的地下空间多存在于城市人流集中的城市中心地带。在这些中心区的地下交通空间不再是单独存在的,将是互相祸合,相互依存的。将以地下轨道交通空间为骨架、地下车行交通空间为补充、地下步行交通网络为核心的人性化地下交通系统。

②全面推行地下空间无障碍交通系统

地下交通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随着发展情况,将在城市通行利用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全面推行无障碍系统是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发展的必然路径,以协助城市特殊群体有更安全、通畅、方便的通道,从而便捷地通往城市各个区域。

③全面升级可识别交通系统

地下空间由于其外部形态的不可见,在空间内部使用时,容易失去方向感,只能通过完善的标识系统进行导向。因此,可识别系统,是地下交通空间的重要部分,充分影响了人们的使用感受。作为地下交通空间,主要功能在于通行,这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地下公共空间。

2.2地上地下交通空间一体化设计

地上地下交通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是充分将城市地上、地下交通考虑为一个整体,并进行协调控制管理。尤其是重庆这样的城市,山地条件使得轨道交通都穿行于地上、地下之间,车行隧道也相较其他城市更为常见。对于这样的城市,其地上地下交通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则是人性化设计重点。

①城市交通的整体化

单纯的考虑地面交通或独立考虑地下交通空间都不能保证交通使用主体的便捷性。为提供更为人性化的通行环境,将其作为整体来考虑,才能真正实现人性化设计的目的。

②出入口空间的模糊化

除此之外,车行交通节点空间还应与城市慢行体系衔接,在地面、地下也形成一个完整的慢行系统。这对于重庆这种山地城市,多山多坡的城市空间,便捷的慢行通道,将能打破地上、地下的界线,尽可能做到在一个水平面上,解决人行问题,减少爬坡上坎的通行不便捷情况。

2.3丰富合理的空间序列

地下交通空间由于其交通功能属性,多数会在平面上较简洁、笔直。因此,多数时候,空间环境给人的感受是单调、类似、重复的。这种负面情绪影响,也增大了人们的通行压力,在方向感的寻找上也较为不利。

3地下通行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3.1安全健康环境

地下交通空间能否被长期使用,能否有较高效的使用效率,是否会变成城市的污秽角落等,这都与其空间环境是否能保持安全健康有关系。而要保障一个安全健康的地下宜人人工空间环境,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维护和控制。

3.2空间尺度设计

我们在交通空间环境中的活动,体验的是一系列不同的联系性空间。这种情况下,对空间的内部尺度的合理性要求较高,它影响着通行者的情感和行为。为保障地下通行的愉悦体验,以人性化的地下交通空间来吸引更多人的使用,以此减少人们不规范、不安全的交通行为。

①通道空间

在地下交通空间中,最常见的即为通道空间,这是一个动态空间部分,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们通行的,这与地面上的街道空间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地下空间的密闭性,没有街道向上的开敞性,它的空间条件更为苛刻。因此需要有通过人性化研究来创造更为合理、宜人的通行条件。

②地下中庭空间

地下中庭空间是地下交通空间的节点,也是除出入口以外,与外部有较大关联的一个开敞空间。从功能上来说,中庭属于共享空间,是一种空间优化的新倾向。地下中庭空间可以很好地解决封闭隔绝、视觉信息缺乏、空间形体单一、可读性差及缺乏自然环境和天然光线的渗透等问题,为地下交通空间环境起到了很大的改盖

3.3特色空间塑造

①人文空间塑造

城市中的建筑空间环境与日常用具、穿戴等一样,均是适应环境的产物,这也是社会文化所承载的事物。一个城市随着发展不断变化,但总有一些基本成份较为固定,并随时间沿袭下去,这种基本成份则是城市的“文化特质”。它体现的是城市中大部分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是整个城市的灵魂。这与其特有的地理山川环境、社会政治体制、人口构成结构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②自然空间创造

人类对自然空间环境的热爱是一种天性,亲近自然无疑让人在心理、精神上都更为舒适。地下空间的封闭性,更需要自然环境来减轻人们的不适感。植物、水、阳光等自然生命体,作为地下空间中的“软质环境”,有益于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加空间灵动感,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除此之外,绿化与水体的生态作用,还能调节地下空间环境的微气候,提高局部空气环境。

4小结

本章根据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基本特点,提出人性化设计的几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交通连续原则为重点,功能需求原则为补充。在遵循这三大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提出在整体层面上,完善城市地下交通结构。这分别需要从地下交通空间系统化的祸合,地上地下交通空间一体化,以及丰富交通空间序列这三个方面入手。而在细部环境上,优化城市地下通行环境。这主要通过保障安全健康的空间环境,创造适宜的空间尺度,及塑造多元的空间特色这三个方面来提高细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袁红. 商业中心区地下空间属性及城市设计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商业中心区地下空间利用丛书, 201905.224.

[2]胡玲熙.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人性化建设时代[J].建筑与文化,2016(06):128-131.

[3]蔡夏妮,陈志龙.解析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02):204-207+212.

作者简介:于永锋(1989.9-),男,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从事岩土工程与高校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