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
对于许多初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学数学不算难,做数学才是难,做几何方面的数学题就更加难了。原因何在?就在于有些几何题目根本不知道该怎样下手,思维的源泉犹豫遇到了一堵坚固的门,流淌不过来;一旦发现玄机所在,思维的源泉就会奔流不息。如何指导学生发现题目的这个玄机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我就北师大版的《数学》九年级上下册的一些题目,谈一下洞悉题目中隐藏的玄机的一个方法:寻找特殊图形。
为什么要寻找特殊图形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特殊图形之所以特殊,就在于这些图形蕴含了大量特殊的性质,特别是关于线段与线段之间的数量、位置关系,利用这些性质与关系我们就可以很快的找到解决题目的通途。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特殊图形呢,如何利用它们呢?现举例如下:
特殊四边形+特殊角60º
这里的特殊四边形主要指:菱形,矩形,等腰梯形。这三种四边形与60º结合起来,就会出现等边三角形,简单概括如下:
菱 形
矩 形 + 60º 等边△
等腰梯形
例1、(矩形+60º)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已知∠AOD =120º,AB=2.5㎝,求矩形对角线的长。(上册课本87页例题)
分 析:如右图所示, ∠AOD =120º
∠AOB =60º 等边△AOB
AO=AB=2.5㎝
AC=2AO=5㎝
小结:等边三角形有时候也会以30º或120º的隐蔽形式出现,所以,凡是遇到特殊角度就要多个心眼。
二、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本身就是特殊图形,因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为我们求角的度数提供了一些数据,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是我们求解边的长度的有力工具。特殊的直角三角形,除了30º、45º或60º的直角三角形外,还有一些由常用勾股数,如3、4、5和5、12、13等组成的直角三角形。
例 2、(等腰Rt△)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若△AEF的边长为 ,求正方形的边长。
分析: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特殊的图形:
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等腰Rt△CEF的斜边EF= ,易得CE=1。
从而,设BE=x,AB=BC=1+x,在Rt△ABE中, 由勾股定理得:(1+x)2+x2 =2,解一元二次方程可得。
现在剩下的工作就是证明Rt△CEF是等腰的,即证明CE=CF或∠FEC=∠EFC。只要证明了△ABE≌△ADF(HL),问题迎刃而解。
小结:本题由三种特殊图形组合而成,并在题设中把“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一条件隐藏起来。发现等腰Rt△CEF并不难,难就难在意识到EF是等腰Rt△CEF的斜边,并通过勾股定理和二次方程把三种图形的特性有机地串联起来。
三、特殊的中点与特殊的线段
中点的特殊性体现在它是很多特殊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特殊的线段往往又是题目的要害所在。与中点紧密结合的特殊线段主要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角形内的中线和中位线。
例3、(斜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中线)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C=∠ADC=90º,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证:MN⊥BD。
分析:这道题目总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其原因在于找不出MN与BD有何联系。其实,如何下手无非两个方向:要么从已知条件出发,挖掘更多的隐藏条件为证明问题铺路;要么从求证出发,不断转化所证问题,最终将问题转化为已知条件。
方向一:从已知条件出发。
题目里有什么特殊的图形呢?
9 0º Rt△ABC和Rt△ADC,AC是它们的公共斜边;
中 点M 斜边上中点,
M B、MD是斜边上的中线, MB=MD 等腰△BDM;
中点N MN是底边上的中线,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垂直关系。
方向二:从求证出发。
如果MN⊥BD,将有什么特殊的图形出现呢?中点,别忘了N是BD的中点!这样一来,MN就是BD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应该有MB=MD。反过来,如果MB=MD,MN就是BD的垂直平分线。所以,问题变成了求证MB=MD。MB和MD为何相等呢,这两条线段又有什么特殊呢?由90º和中点可以得到Rt△和斜边上的中线,问题基本解决。
小结:不管从已知条件出发还是从求证出发,发现斜边上的中线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图形中没有连接MB和MD,斜边上的中线无踪无迹, MN与BD显得孤立无援。当我们连接MB、MD之后,犹豫长江两岸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就启发我们,不但要睁大眼睛寻找特殊图形,还要张开翅膀大胆想象,构造特殊图形。当我们不断地反复地咀嚼那些特殊图形,总会有灵光一闪、矛塞顿开的一刻,思维的源泉因此而欢快流畅。
特殊图形就是题目的玄机所在,找到了它我们就可以顺利、简洁地解题,所以我们应该对特殊图形保持着一种敏感,解题的灵感往往就是因为特殊图形而触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