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涵与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涵与实施路径

覃秋云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樟木林镇樟林村小学 546807

摘要:生命教育是小学教育永不过时的话题,对于帮助学生领悟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生命教育,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即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宝贵,珍视自己与他人乃至动物的生命,从而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人生。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浅谈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涵,并分析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生命教育;意涵;实施路径

引言:小学生见识浅薄、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缺乏对生命的理解,在教师与家长的殷切呵护与悉心教导下,才能懂得生命的宝贵。在小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贴合了教育最根本的宗旨,即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发展而服务。教师则应当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领会生命的真谛,明确生命的意涵,珍视生命,发挥自己生命的价值。

一、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涵

(一)生命教育是一种安全教育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学会利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拐卖儿童、以及各种意外事件严重威胁了学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教师应当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在面临火灾、交通事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反应。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向学生科普安全常识和紧急自救手段,使得学生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生命。

(二)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

生而为人,便必须要懂得生活的艺术。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性生物,学习、劳动以及社交等在人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决定了生命教育的另一层含义,即应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并非只有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不可取,每个学生都应当学会独立自主。此外,教师还应当教会学生正确面临困难与挫折,有勇气和信心接受挑战。

(三)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

人有生命,动植物也有生命。因而,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生命的质量,也要关注自然生态。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自己的生命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这便意味着,生命教育也是一种生态教育,学生应当明白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珍视其他动物的生命,为维护生态平衡贡献一份心力。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态度和思想,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影响和侵害。因而,教师应当将各类安全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在实践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教师也能从中发现不足,及时指导。在安全演练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比单纯的理论教育效果更好。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模拟独自一人在家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居家防护意识。很多学生的父母工作繁忙,哪怕是周末也没有时间陪伴学生。当学生独自一人在家时,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的情况,如陌生人侵扰、电路老化等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教室当做自己的家进行模拟演练,提出各种问题,检测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爸爸妈妈出门走亲戚了,你独自在家,这时陌生人敲门,应当怎么做呢?”(一个学生扮演陌生人,不断敲门,并高喊着“开门”。)某些学生会假装没人在家,不予理会,这的确是一种解决方法。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模拟情境,扮演陌生人的学生做出撬锁的动作,准备强行闯入。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并说明应该如何解决,引导学生藏在家里安全的地方,如反锁卧室门,然后拨打报警电话并通知家长,等待救援。而假如学生选择与陌生人周旋,应当尽量不要让对方察觉家里没有成年人,而后尽快通知父母回家。这样,对于同一事件展开不同的模拟,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对于教师天然抱有崇敬的心理,在校期间与教师的相处时间较多。因而,教师应当把握好与学生相处的尺度,与学生和谐相处,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导师和生活中的朋友,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有效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懂得更多的生活技能,培养出对自己、家人以及社会的责任感。教师还要用真切的情感和语言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从而开展生命教育。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展欣赏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立精神。在校园里,学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后果则不尽相同。对于学生的正确行为,教师应当明确表达出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比如A摔倒在楼梯上,此时上课铃响起,大多数学生都急忙跑回了教室。只有B留下来扶起A,并将其送到了医务室处理伤口。对于B的评价,教师应当淡化其迟到行为的影响,着重表扬这位学生无私帮助他人,维护他人的身体健康的行为。教师还可以借机向全班学生宣传在校期间要灵活变通、爱护同学,以生命安全为重的思想。这样,教师能够在学生面前塑造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

(三)加强社会实践,树立学生的自然意识

基于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的观点,可以认为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会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加强对于自然的认识。小学生性格天真美好,向往优美的环境与和谐的状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更深的感悟,进而树立自然意识,养成敬畏自然、热爱自然和生命的良好心态。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流浪动物救助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在各大城市中,流浪猫狗早已屡见不鲜,这些动物大多饥不饱腹,忍受天寒地冻和烈日炎炎,有的甚至丧命于车底。让学生参与流浪动物救助站,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机会,从这些幼小的生灵身上看到生命的坚强与无畏。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够看到这些救助机构是如何运转的,了解这些流浪动物今后的去向。此外,学生还能够了解许多流浪动物坚强求生的历程,从它们身上学到坚强、勇敢的精神。这样,学生便会明白,由于人类的肆意妄为以及各种其他原因,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许多动物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坚强可爱的动物激起学生的怜悯之心,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和敬畏其他生命的理念,对于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

总结: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上述教学活动时,可以从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社会实践,树立学生的自然意识等方面探索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意涵与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肖川, 曹专. 生命因成长而美丽: 生命教育小学生读本[M]. 岳麓书社, 2010.

[2]李雅婷. 小学高年级学生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设计——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D].

[3]杨晓洁. 感悟人生,敬畏生命——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6(3):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