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农村正在为变革与发展而寻求解决途径。同时,乡村规划还存在诸如缺乏理论认识和缺乏技术支持等问题。因此,我国城乡振兴面临的挑战逐渐加剧,合理分配空间资源要素和全域管控对乡村空间的深层结构进行干预,不断加强对乡村空间的治理能力,以及履行对自然资源监督的职能,尊重多样化需求等,从而以多种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引言: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复杂区域,同时其还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共存与发展。农村地区改善生活的需求和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最为明显[1]。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基础设施落后和社会地位低下是其长期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举措,并宣布了全面动员乡村振兴的措施。
1.乡村振兴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1.1空心化问题
农村振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空心化。据统计,中国每天有80多个村子面临消亡。截至2019年底,中国城市常住人口城市化率首次超过60%,这一数据仍处于加速阶段[2]。改革开放的结果良好,但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治理已成为地方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工作[3]。但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对于城镇布局规划而言其需要进一步再作调整。这一治理过程相当漫长,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应该加强农村地方政府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政府也要加快规划振兴工作。同时,有必要参考社会管理组织体系的工作中的实践活动和相关经验。
1.2乡村特色消失
中国乡特色消失的问题非常严重,几乎所有村庄都在发生这种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背景导致了农村人口投入城市参与生产。大量农业人口的“城市化”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许多传统村庄的灭绝和历史文化的消失。因此,拯救当地文化和保存乡村记忆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的重要任务。
1.3资金政策需进一步落实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农村振兴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支持政策和资金。当前,农村地区的全面改善主要依靠特殊金融投资和农业资金的整合。初期投资应由政府垫付,但垫款不能及时回笼。如果当前农村政策和资金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农村建设规模不能继续扩大,并且给地方政府施加了巨大的筹集资金的压力。
1.4内生力不足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正处于精准扶贫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受地理因素影响,在扶贫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源匮乏和政府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内生力不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农村贫困状况的快速改善,不利于乡村的全面发展。简而言之,乡村振兴应当结合教育培训与扶贫工作为手段和机遇,有效实施技术联合建设项目,并积极组织培训新型专业农民。
2.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2.1打造生态宜居
生态环境是农村最有价值的资产和力量,农村景观、绿水、山峦、风俗和特色都体现了发展的潜力。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基于生态宜居的原则使得满足公众追求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划清农村生态保护红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重视长效经济效益,减少物质和能源消耗,优化生活体系和生产体系。
通过走访调研,可以发现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以来,空间规划已从治理体系的外围逐渐转移到中心,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迫切需要利用乡村空间规划作为治理的起点。因此具体来看,乡村空间规划是政府主导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优先考虑制度和政策措施,作为开发、保护和利用乡村土地空间的控制基础,其次,将乡村空间规划用于统一的乡村探索,进一步优先发展土地许可和土地使用批准,振兴乡村国土空间,确保对新兴产业和新业务类型的土地需求,并增强乡村活力。最后,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类型的乡村空间规划应体现权威,加强对观念和方法的创新,并将规划的蓝图进一步实现。
2.2构建多主体参与制度
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利用各级党委的战略规划和利益共享的能力,促进资源向农村的流动,解决重点问题。乡村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控制与协调能力,从而良好体现主导地位和组织协同作用,以促进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同时,要进一步利用各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主动性,探索社会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两阶段发展和运行模式。为了给乡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力量,并在乡村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资产,农民必须真正参与规划和建设中,并且要有遴选一批有能力、有谋略的人充分了解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路径,以便规划可以有效落地执行,从而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定向,成为实现农民期望并培育新生活方式的载体和平台。此外,还应当建立完善的乡村规划设计咨询服务机制,广泛征集行业和领域之间的乡村设计人员,为乡村建设提供全过程专业服务。
与此同时,对于乡村而言,地区存在诸如土地所有权类型不同和主题不明确等问题。根据空间开发权的分配,在规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和社会资本。多主体参与的机制能够在许多关键环节形成沟通桥梁,相互协调以实现最佳配置。经过零碎和多方的磋商,达成融合和共识,以确保科学地准备和顺利执行该计划,并促进建立乡村关系和组织秩序。
2.3明确发展的目标
振兴乡村的关键是工业繁荣,因此乡村应该明确制定振兴发展战略与目标,促进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园区、牧业园区、创业园区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在特色工业发展的新时代,“单个家庭”的去中心化商业模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状况。要借助工厂化、企业化的商业模式,运用产业思想建设专业合作社、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业生产、供销标准化。此外,还必须建立一个高附加值、相互联系的产业结构体系,以为农民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需重点强调的是,乡村振兴路线的目标定位是该计划的重要特征,而该计划的实质是为未来目标做准备。乡村空间规划应以乡村空间系统的总体规划为指导,该规划着重于过去物质空间的创造,并系统地认识到村庄的价值,从局部空间的角度区分村庄的主导功能,阐明村庄的定位,探索和吸收新的元素,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进而确立各种发展目标。
2.4案例——汝城县沙洲村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沙洲村位于我国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于2016年被列入我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中。具体而言,汝城县首先需要确定以沙洲村为核心的区域发展范围,结合我国、湖南省等“十四五”规划具体内容,突出相应的发展重点区域与方向,进一步规划好发展战略;其次,需要将保护与发展紧密结合,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做好严格的保护,加强对区域内“半条被子”、“红军长征文化”等红色资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立历史文脉与区域经济协同机制,推动绿色发展;再次,重点可发展精品酒店、民宿、特色文化游等旅游设施配套领域,壮大服务业;发展商贸服务,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及水平;最后,还需要把握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胚胎建设的进度,补足短板,合理开发,避免严重的商业化气息,进而实现周边区域共同致富。
3.总结
综上所述,乡村地区情况复杂,随着城乡关系的发展,今后对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必须不断完善。一方面,我国乡村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必要在目前的规划工作中找到合理有效的乡村建设模式;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支持乡村发展战略,土地和空间规划应系统地关注人口、工业、资源和文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加强管理学、社会学、规划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合作,以使乡村振兴能够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刘伟,高培勇,金碚,闫坤,高世楫,李佐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18(09):4-73+204-205.
[2]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李稻葵.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前瞻[J].改革,2020(01):5-29.
[3]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经济研究参考,2017(1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