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3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赵晶

核工业四一七医院 职业病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600

【摘要】目的:研究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有效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临床中收治的慢性锰中毒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问题,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值进行记录,观察针对性护理前后,患者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减少,头痛乏力1例、睡眠障碍1例、肌张力增高不恒定2例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明显提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临床护理中,改善以往护理问题,应用个性化、专业化护理方案后,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身体健康状况。

【关键词】职业性慢性疾病;锰中毒;护理对策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多发生在锰矿开采、冶炼、焊接和干电池生产作业领域中。相关人员长期吸入高浓度的锰烟和锰尘,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威胁。一般情况下,引起慢性锰中毒的空气浓度在1~173mg/m3之间,工龄在5~10年焊接操作人员具有易感性。患者一般情况下具有神经毒性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患者有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同时伴有双下肢沉重、无力、并且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常伴有静止性震颤、情绪改变、易怒、易烦躁、感情淡漠,随着病情恶化,部分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后能够鉴别出粪锰、尿锰增加问题,并且脑电图异常。病情较轻患者,脱离锰作业环境,相关症状自行减轻和消除,严重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和优质护理。本文研究了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护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使用的一般统计资料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其中临床资料真实完整的病例30例,对其进行了回顾分析。

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6.13±0.64)岁,病程15-30年,平均病程(5.23±1.14)年,职业类型:30例患者均为电焊工;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为22例,重度患者8例。

1.2方法

所有慢性锰元素中毒患者均接受驱锰治疗和支持疗法,并且对护理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进行统计,以健康状况简表SF-36分值判定患者生活质量变化[1]

驱锰治疗的方法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入院检查,调查慢性锰中毒发生原因,并,加强护理宣教,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护理人员应通过自身良好言行、举止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生活,为其提供安静、整洁和舒适的治疗环境。此外,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驱锰治疗药物使用地酸二钠钙,部分轻度中毒患者经过早期驱锰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改善,粪锰与尿锰量增多。护理方案应用中需要注重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争取患者家属和亲友配合,促使锰中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针对慢性锰元素中毒重度患者而言,需要对其进行强化护理,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给予患者对症或支持疗法,治疗中应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增加与患者沟通和陪护时间,防止患者出现跌倒和坠床问题,基于患者正确的生活指导、饮食护理、健康宣传和用药指导。护理实践中,应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和生活质量,指导患者放松治疗,如增加深呼吸、肌肉训练,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心律、血压和呼吸情况,防止出现护理不良事件。

根据患者神经衰弱症状,给予患者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相关药物主要是多种维生素,例如微生物B12、B1。增加谷维素片、安坦、神经调节剂、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完成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估。此外,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理疗,使得锰元素中毒阳性体征得到改善,为患者健康提供有效护理途径。

1.3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锰中毒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相关指标选取头痛乏力、睡眠障碍、肌张力增高;计量指标则主要选取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值变化。

SF-36为简单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分为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将8个项目得分值相加,为实际得分,实际得分值需要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换算得到最终得分RP,分值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RP=(实际得分-项目可能最低分/项目最高分-项目最低分)*100。

1.4统计学处理

慢性锰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使用SPSS软件,其中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X2验证数据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使用(608b766c21c22_html_f8097f72d353803c.gif ±s)记录,t检验差异,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护理问题改善后,患者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统计见表1:

1 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头晕乏力

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

发生率

护理后

30

1

1

2

13.33%

护理前

30

5

4

6

50.00%

X2

-

-

-

-

9.319

P

-

-

-

-

0.002

2.2患者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患者健康状况恢复良好,生活质量SF-36得分提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 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值变化(分,608b766c21c22_html_f8097f72d353803c.gif±s

组别

例数

SF-36评分

护理后

30

72.14±3.24

护理前

30

60.32±2.11

t

-

16.744

P

-

<0.05

3讨论

慢性锰中毒具体指接触锰尘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疾病。早期表现为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中毒症状相对明显,出现锥体外系损害,经常伴有精神症状,严重症状患者临床表现为帕金森综合症和中毒性精神病。根据临床统计,相关疾病发病几率在2.8%~5.2%之间,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锰元素中毒直接导致患者记忆力减退、神经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出现肌肉酸痛和头晕恶心症状,需要进行针对性护理。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可具体为为轻度锰中毒、中度锰中毒和重度锰中毒,轻度患者表现出头痛、头晕、乏力和睡眠障碍,中度患者在轻症基础上出现恒定四肢肌张力增高和静止性振颤。重度患者有明显的椎体外系损害如全身肌张力增高,四肢粗大振颤,慌张步态和严重精神障碍,部分患者出现情绪变化大、不自主哭泣,被迫害感觉和自杀念头。

电焊工作人员是慢性锰中毒的高发人群,焊条主要成分为锰元素,并且在实际焊接工作中经常接触锰材,锰元素在高温条件下氧化,以气溶胶的形式被工作人员吸收。研究表明,锰具有顺磁性,可通过MRI检测准确判定患者疾病进展。分析电焊工作人员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护理问题,主要是个人缺乏意识和防护措施不到位。

传统手工焊接作业中,由于焊接操作人员大量使用了锰铁焊条,使得周围空气中含有浓度较高的锰化合物。工作场所尤其是封闭作业环境下,未能设计足够的排风装置,使得有害烟尘未能及时排出。烟尘浓度会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工作人员长期作业造成体内锰化合物浓度增加,是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对职业性锰中毒患者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超过70%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未能及时佩戴防护用具,对锰中毒相关问题不了解均增加了慢性中毒风险。

患者一旦确诊为锰元素慢性中毒应及时脱离相关工作环境,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严重患者需要进行留院观察,使用综合剂对患者进行。严重中毒患者使用氨水杨酸钠Na-PAS,剂量为6g/d,相关药剂经过稀释后,对慢性中毒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针对性治疗方案选择中,推荐使用苯海索和金刚烷胺。当相关药物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增加复方左旋多巴类药物应用,此时应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肠道反应,出现相关问题,应立即停止用药[2]

本文使用回顾分析法对锰中毒护理中存在问题进行说明,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加强对高危工作人员日常防护与管理,预防锰元素中毒。提出开展中毒患者针对性护理,经过优质护理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SF-36健康调查简表分值提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患者临床护理中,应为患者制定良好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职业病预防和治疗,降低临床反应发生几率。护理措施应用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改善、慢性锰中毒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徐天天,李芳,邓源林,等.锰中毒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9,035(005):710-713.

[2]李波,朱若凯,杨少伟,等.慢性锰中毒治疗前后头颅MRI动态变化1例报告[J].江西医药,2019,v.54(09):129-130.

图1计算方法:

608b766c21c22_html_53873a3348484cd6.png

图2计算方法:

608b766c21c22_html_2df8a4cf948182c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