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宁宁 唐春梅 陈怡 2.陈雅儒 3.陈锐
1.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东湖分校 610000
2.成都市盐道街小学 610000
3.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610000
【摘要】小学的学科学习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开展生活实践课程是新时期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围绕学校生活实践课程开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开展小学生活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存在问题和实践对策,期望能促进学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生活实践课程;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生活实践素养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实施生活实践课程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学科知识。现代社会中,大部分小学生在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习成绩的提升上,越来越忽视对生活实践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使小学生的生活能力受到限制。现阶段推动五育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小学学校教育必须注重生活实践课程的实践与思考,提升育人水平。
一、学生生活实践素养提升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开发出以“生活实践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实施项目。经过调研,我校学生生活实践素养提升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部分家长因工作繁重,陪伴子女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孩子参与社会化活动的机会少,社会融入不够,导致对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不足,需创造机会增加外来人口与社区的互动。
家庭缺少丰富的闲暇生活方式,导致生活乐趣缺乏,视野窄。
二是随迁子女家庭对孩子有一定期望,但子女教育方法较落后,重说教,而欠缺方法,习惯养成不佳,家校需加大力度做好孩子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是随迁子女因父母的工作特点,造成生活照顾力不从心,导致出现两种情况:部分学生自己照顾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缺乏正向引导,喜欢动手,但规矩不够,能力不佳,甚至出现思想行为的偏差;部分学生长期爷爷奶奶照顾,包办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需给予指导。
二、学生生活实践的具体研发实践
1.基于课标——综合性学习,与生活对接
《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所以国家课程的实施需要对接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其课程基本理念包括“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过程评价为尺度”,也就是说课程实施需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还要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形式,亲身经历实践过程。
2.基于学校培养目标——让每一个孩子正向成长
生活实践课程的开发立足于学校办学理念,是达成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途径。让每一个孩子正向成长,既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情怀与视野,为创适宜于儿童的教育而奋进。能通过“体验式”教育范式,唤醒、发展和激励学生,指向好习惯、爱生活、能动手的课程目标。
3.基于现状——学情、人力资源、校外资源
生活实践课程的设置基于学校学生实情和家长需求(在上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向选择中已作分析),同时,调研资源,我们看到学校所拥有的专家资源、社会资源匮乏,家长中能利用的资源也不多。
不过,我们有较好的地理资源,学校地处繁华社区,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可利用的社区资源丰富。同时,为保证生活实践课程一些项目的更好推进,学校还可利用他校课程资源,比如对接一些职业技术学校,邀请职校老师、学生,授课或分享其职业经验。
在对校情、学情、资源进一步审视后,最终确定了生活实践课程内容需遵循的三原则:生活性、可操作性、趣味性。
课程目标是:好习惯、爱生活、能动手,期望通过课程实施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增加亲子互动时间。并且从三方面的目标定位入手,根据年段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编排设置:
(1) 指导课
此类指导课与一般指导课不同,他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只是以指导动手操作为主要方式,指向学生的生活,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重在教给学生生活常识、生活技能,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意义,发展学生生活的闲暇兴趣,让学生拥有基本生活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会生活、爱生活,为学生持续、良性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由教师或家长主讲或指导,设计具体指导流程,确定指向明白的过程性目标,展开动手跟学、同伴合作、操作探究等体验式教学过程。其课堂教学方式多为讲解、示范、操作、比赛、活动开展、过关检测、评价反馈、实践跟进等。这样的指导课学生喜欢,老师能教。
【案例】以四年级“钉纽扣”这一指导课为例,其具体流程为:课前调查(会钉纽扣的学生人数)→了解纽扣的扣型和钉纽扣所需材料→在家向父母学习钉纽扣→准备材料(包括几种不同扣型)→邀请家长能手→课堂指导(家长演示、互帮互学、教师和家长共同指导)→交流分享。当然我们设置交流分享,不是单纯指向孩子是否掌握这一技能,而是关注学生生活能力的形成,引导学生爱生活,会生活。
在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能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习怎样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与生活的对接。
(2)活动课
这类课型主要以“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实施,旨在拓宽生活空间,找到并加强与生活的融入度,是学科教学与生活的拓展联系。引导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进而热爱生活。活动课提倡生活即课堂,其教学流程为调查→交流→实践体验→分享,实施方式为外出实践、学科展演、技能展示、体验节等。一方面实践课堂学习成果,一方面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同时为了发展学生闲暇的情趣爱好,我们围绕“茶”开展相关学习和体验活动,内容包括:采茶、做茶皂、制茶蜡、缝茶垫、绣茶包,认识茶的分类、功用,了解英国下午茶等。
【案例】每期一次的周五外出实践活动日,是与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学习,要求设定年级活动主题,成序列推进。这一天各年级结合学科,开展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邀请家长代表和学生一道,以小组为单位走进社区,走进生活进行实践。
以二年级为例,年级组利用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的布克书店这一社区资源,开展语文、数学、品生相结合的探究活动,主题为:我爱阅读,我会计算。内容涉及:了解图书分类,认识扉页、目录、出版社等信息,计算价格,会使用人民币购买。同时培养公德意识,引导学生做到公共场所的相关礼仪。
最后当然还是要做好课程评价,实践活动的评价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涉及两方面;一是对学生生活能力发展的评价;二是根据学生实践中的表现来评价。采用积分互动式评价,让课程参与者更有内容感、目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