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为了培养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教学改革探索,通过重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改革评价方式等措施,提高了应用能力培养效果。
关键词:应用能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引导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大学更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大学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成功地将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1]。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关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在迅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业发展的两大趋势。同时,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结构设计标准也在不断更新。然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变化,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跟上行业的发展。
1.2 内容多、综合性强,应用难度大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内容很多,包括梁板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和厂房结构设计。各部分内容包括结构选型及布置、计算图选择、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算、结构要求等,需要使用“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课程4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上述课程的知识来解决结构设计问题,学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
1.3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用PPT和板书填满课堂,使学生听不懂、学不懂。同时,这种以教为本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改变“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存在的上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组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具体内容如下。
2.1 根据行业最新技术发展重构课程内容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紧密结合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行业标准两大发展趋势进行课程重构内容。三本课程主要内容: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均与装配式建筑相关,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和设计原则。由于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是以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为基础的,不适宜为预制结构的内容安排过多的课时,以免影响基础理论的学习。本课程在课前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了解国家政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主要讲解装配式建筑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异同点、技术要点等,具体设计细节由学生在完成后完成类。组合BIM技术相关课程,学生可以对自己设计的梁板、框架结构、厂房结构等典型构件进行三维建模,这不仅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和BIM的综合应用,而且可以将二维平面图形转换为三维图形,使学生能够进行三维建模更直观地构造结构中的空间位置,掌握钢筋在结构中的实际布置,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实际脱节的问题,结构空间设计不合理,钢筋不符合工程要求。
2.2 搭建内容丰富的线上教学平台,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托巨星平台,搭建了一个丰富的在线教学平台,针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教学。在除了解释基本知识点、作业、测试的文件和视频基础知识点讨论,在线教学平台还包括以往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资料,实际工程案例的展示和讨论,专业标准、规范、规程、图集、工程设计项目案例库。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一些想继续深造或对结构设计感兴趣并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在线教学平台提供了超出基本要求的文档、视频、推荐书等扩展学习材料。
2.3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就要把专业知识教学与价值导向相结合,结合课程内容,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因素。通过展示和讨论中国作为基础设施大国在建筑结构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例如,在装配制造的教学中,COVID-19的火山和雷神山的案例,将使学生增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过对中国优秀古建筑结构的分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对设计和施工问题造成的建筑结构损坏、结构设计对建筑功能实现的影响等工程事故的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脚踏实地、严谨的工作作风,了解并自觉践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2.4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与真实环境营造为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与多家工程设计企业合作建设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并引进了工程设计实践项目,不仅培养了学生,也培养了教师。学生和学校教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企业教师提供指导。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一些没有实践经验的学校教师被培养成“双师型教师”。此外,通过该库引入了更多的工程结构设计项目案例,丰富了工程案例资源。
2.5 评价方式的改革
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组制定了详细的评估计划,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和最终评估。学习过程评价是依托巨星学习平台的统计数据,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根据访问次数、完成任务点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参与讨论情况、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3结语
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组教师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构建了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的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中涉及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创造真实工作环境,并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通过以上的改革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应用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宏彪试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回应性[J]业技,2020,19(12):245-246.
[2]李古,冯嘉健,卢泽城,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进展[C]11天津大学、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2017.
[3]林佳瑞,陈广峰,基于搜索大数据的BIM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施工技术,2020,49(9):96-99.
[4]段晓晓.《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结构设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实践[J].建材与装饰,2020(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