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卫生院江苏 无锡 214107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西药房未进行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100例取药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西药房进行了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100例取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用药错误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采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使用。
【关键词】药品合理分类 药品监管制度 医院西药房管理 应用效果
安全和规范用药是人们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疾病后续预后恢复的基础,因此加强医院的药品分类以及监管制度来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提高治疗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1-2]。本文主要是研究和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西药房未进行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100例取药患者(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45.83±6.09)岁)作为对照组以及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西药房进行了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100例取药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45.72±6.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已排除具有精神病史、认知障碍等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主要方式如下。
建立专业的药品管理小组:首先需要建立由多名药品管理人员组成的药品管理小组,医院需要定期组织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的药品管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了如何进行药品合理分类、药品保存相关知识、药品拿取规范等,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从而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规范操作水平。
对药品采取合理分类措施:其中药品分类主要包括了外用、针剂、口服制剂分类存放,特别是对于精神类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麻醉药品等特殊药物的分类管理,注意存放条件要求摆放区域整洁卫生,环境温湿度控制包括药品存储区配备温湿度计、每日记录温湿度、药品类别和数量等相关内容,并且需要定期做好药房的干燥、除菌、防潮等处理工作。
制定科学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结合医院的制度标准制定科学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了药品管理的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执行,要求管理人员在药品存放以及拿取过程中需要仔细对药品信息进行核对,从而更好的规范药品管理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用药情况,统计用药错误的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出现用药错误共5例,占比5%;对照组出现用药错误共16例,占比16%。由此可见,观察组出现用药错误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x2=6.438,P=0.011),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药品属于一类特殊商品,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医院药品管理质量对患者用药安全以及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药品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对药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药品的安全性,降低用药错误等一系列的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药品的治疗效果[3-4]。
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西药房进行了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了建立由多名药品管理人员组成的药品管理小组,并且对小组成员进行药品合理分类、药品保存相关知识、药品拿取规范等培训工作;然后再对药品采取合理的分类措施,特别是对于精神类药品等特殊药物的分类管理,注意存放条件要求摆放区域整洁卫生以及温度湿度等;再制定科学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从而更好的规范药品管理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此来降低患者的用药错误发生率。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采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用药错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晓玲.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4):180-181.
[2]卞琴琴,刘建平.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1):2+4.
[3]丹增尼玛.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智慧健康,2020,6(05):12-13.
[4]黄山鉴.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开展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