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长春轨道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总体研发部, 130062 )
摘要:为了改善乘客乘坐动车组乘坐体验,通过对动车商务座椅的布局设计进行人机工程校核与优化,提高动车组包间式座椅的舒适性和方便性。本文以目前动车组设置的座椅为基础,在Jack环境下,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三维人体模型,对乘客使用座椅的舒适性分析、可触性分析、空间性分析进行了人机工程校核,针对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优化。对座椅的布置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概述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建立我国乘客具体人体模型的基础上,基于JACK软件对包间式座椅的舒适性进行分析,对乘客使用座椅的舒适性分析、可触性分析、空间性分析进行了人机工程校核,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提高动车组的乘坐舒适性。
2 基于Jack软件平台的仿真分析
2.1 Jack软件简介
Jack是一种数字化人体模型建模软件。该软件可以为工程师提供一个详细的三维人体模型,来模拟仿真人的行为。
本文对包间式座椅进行人机工程分析,首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立体建模,建模的主要部分为:座椅、围挡及其附属扶手、小桌、电视等。
依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1988)分别建立P5(1583mm)、P50(1678mm)和P95(1775mm)三种人体模型。按照《列车驾驶界面人因设计理论及方法》中百分位数的运用原则,采用Jack建立三种人体模型。
根据百分位运用原则,最佳作业区位置尺寸,按50百分位数(P50)对某些频繁使用的控制器的位置,按中等身材人(P50)进行验证,因在第50百分位附近,人的分布频数最高,可使多数人处于舒适的状态下,故在Jack中,使用P50人体模型进行人机仿真分析。
将P50人体模型的H点与座椅H点重合,调整人体模型,使后背与靠背贴合,大腿与椅面贴合,双脚与地面贴合,双手搭在扶手上。使用Jack软件中的舒适度分析模块,对P50人体模型进行舒适度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P50人体舒适度分析结果
由图可得出结论,头屈角、左右上臂屈角、左右肘、躯干左右大腿、左右膝以及左右小腿的疲劳度均处于舒适区间内,座椅的舒适性好。
根据百分位运用原则,被包容空间尺寸,应使矮小身材的人(P5)能包容其空间,按P5人体模型进行验证。将P5人体模型的H点与座椅的H点重合,上身略微向前倾斜,增加自身的触及范围,使用伸及性分析模块分别对单人座椅及双人座椅的触及性进行分析。
图2 P5人体模型的双手伸及性
由图可见,分析所得的双手伸及范围是个包络圆,所有在包络圆内的位置,双手都能在身体不动的条件下触及到。P5的人体模型能轻松地触及到,因此,座椅配套设施可触性良好。
座椅的空间布置综合考虑乘客的通过方便性。乘客可无障碍地、顺利地从座位上走到过道上以及在过道上行走,与前后两排的距离和左右两列的距离有关。则其宽度不应小于人体的臀宽。P95人体的臀宽为355mm,商务客室过道的宽度分别为580mm,因此过道的宽度足够,空间性良好。
在Jack软件中,将P95人体模型安置于商务区前后两排之间,验证空间的合理性。P95的人体模型能够侧身从座位中走出,行至过道,前后排的空间足够,空间性较好。
针对过道行人进行乘客私密性分析的方法为在Jack软件中创建三个P50人体模型,其动作为两个人体模型分别坐在两个包厢内的两个座位上,一个人体模型在过道上走动。使用眼窗模块,分析在过道上走动的人体模型能否看见在座位上的人体模型。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图3在过道上行走的人体模型及其视窗
过道上行走的人体模型在门口处目视前方时的视野分析,行走的人体模型仅能看到远处包厢中的人体模型的头部,而看不见其他部位和物品。由上述分析可知,乘客的隐私性得到很好的保护。
通过Jack软件对商务座椅的舒适性、空间性和私密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座椅舒适性较为舒适;配套设施可触性好;空间性可满足乘客入座和离座,过道行走;座位间能够保护乘客的隐私。通过本文的人机分析方法,也为后续其他车型座椅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伯初,李洋.轨道交通车辆造型设计[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
[2] GB/T 10000-1988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