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进伟 文莹 郑丽容 陈光照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药学部 524000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详细统计我院202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特点,并总结相关因素,探究管理措施。结果202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共发生36例,其中皮疹32例,麻木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2例,心血管不良反应1例,精神异常1例;I级不良反应0例,II级不良反应13例,III级不良反应23例;一般不良反应36例,严重不良反应0例。结论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有关,需重视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前言

抗菌药物为临床应用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药物,在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的预防与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抑制细菌、杀灭细菌,继而延缓疾病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滥用抗菌药现象出现,且用药过程中伴随多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极易引起医患矛盾与医疗纠纷,侵犯患者的利益[1]。因此,应当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实施预防管理。本文将重点分析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详细统计我院202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2方法

详细统计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并发放调查问卷,详细记录不患者的一般资料、抗菌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先、不良反应分级等。


2 结果

2.1 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02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共发生36例,其中皮疹32例,麻木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2例,心血管不良反应1例,精神异常1例,心悸1例,肢体抖动1例;I级不良反应0例,II级不良反应13例,III级不良反应23例;一般不良反应36例,严重不良反应0例。如表1所示。

1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

不良反应

例数

皮疹

32

麻木

2

消化道不良反应

2

心血管

1

精神异常

1

心悸

1

肢体抖动

1




3 讨论

3.1 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与预防感染率,然而,若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且影响预后效果,伴随多种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引起药源性疾病,引起院内感染,造成严重后果[2]。本次研究结果可见,2020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共发生36例,其中皮疹32例,麻木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2例,心血管不良反应1例,精神异常1例;I级不良反应0例,II级不良反应13例,III级不良反应23例;一般不良反应36例,严重不良反应0例。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等。有学者提出[2],儿童发生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更高,这主要由于儿童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药物敏感性较高,且儿童不了解用药信息,极易出现不良反应。静脉给药为常用给药方式,采用此方式则增加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因此应当对静脉滴速严格控制。头孢类药物为广谱抗菌药,不良反应少,抗菌作用强,具有稳定的药物性质,为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治疗药物,随着用药剂量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有学者提出,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涉及系统与器官较为广泛,在用药过程中,医师应当掌握该药物适应症,预防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3.2 合理用药管理

针对抗菌药物使用者实施用药管理,详细措施如下所示:

以《抗菌药物使用原则》[3]、医院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的教育宣传工作,由医院定期组织小组讨论、个人谈话、讲座等,向护理人员、医师、患者普及抗菌药物有关知识,熟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与作用,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建立健全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由药剂科工作人员对医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详细统计,内容有用药数量、种类,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并给予纠正,制定抗菌药物的采购计划,严格检查,入库登记,对抗菌药物定期检查,结合药房的盘点、请领与登记情况,制定奖惩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的使用制度,在患者入院以后,由医护人员实施常规检查,询问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症下药。在患者用药期间,观察与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用药剂量合理调整。检查反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应当落实抗生素药物考评与专项检查等,拟定有关知识,考评内容包括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用药、治疗用药、使用原则等,落实奖惩制度,不合理现象与绩效奖金挂钩。

有学者[4]选取注射用抗菌药物用药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合理用药管理,结果可见,合理用药管理组患者用药合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管理组,证实了合理用药管理可预防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合理率。在合理用药管理中,首先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临床用药情况,将自身作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医师用药合理性不断加强,加强医师的培训、考核管理,检查与反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用药关卡合理把控,及时发现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在满足用药合理需求基础上,促使药效安全性与有效性有效提高,促使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性有效提高,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并纠正不合理药物处方,确保用药安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的治疗[4]

综上所述,注射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有关,需重视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横溢.某保健中心210例儿童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0,17(6):882-885.

[2]朱莹,刘鑫炎,鲁继光.某院2019年急诊科55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所致不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抗感染药学,2020,17(9):1363-1366.

[3]吴雨亭,冷静.我院52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及相关因素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9,34(4):560-563.

[4]严江,王萍,陈立波.某院20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相关因素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7,14(6):1180-118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