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与预防知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1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与预防知多少?

毛坤仪

西南石油学院校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酸与胃蛋白酶将胃肠黏膜消化而引起的溃疡,在多种致病因子影响下,黏膜发生炎性反应,形成溃疡,该疾病多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根据发病部位可将其分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球后溃疡、复合溃疡、对吻溃疡。经相关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NSAIDs、胃酸过度分泌、吸烟、饮食等因素有密切联系,该疾病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为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生风险,需对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制定有效预防措施。

  1. 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

上腹疼痛是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患者伴有反酸、上腹饱胀、恶性、呕吐、胃灼热、嗳气等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疼痛位置多在上腹中部,其中胃溃疡疼痛部位在上腹部偏左,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部位在上腹,后壁溃疡疼痛部位可放射到背部。患者疼痛性质可分为腹胀、隐痛、钝痛、烧灼样痛,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时间常发生在两餐之间,胃溃疡疼痛时间常发生在餐后1小时。约有15%-35%因NASIDs导致溃疡患者无明显症状。

  1. 消化性溃疡影响因素

  1. 年龄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消化生理与功能会出现持续退化,患者会出现胃动脉硬化,胃黏膜会萎缩变薄,黏膜重碳盐酸分泌会有所减少,胃黏膜上皮更新率会有所降低,血流会有所减少。

  1. 吸烟、饮酒

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会引起胆汁反流,对胰腺分泌碳酸氢盐进行抑制,从而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机会,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对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产生影响。酒精可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可降低胃黏膜保护机制。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消化溃疡主要因素,经相关数据显示,约有9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1. 非甾体抗炎药使用

由于患者合并多种疾病,如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常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药物,该类药物是一种弱酸脂溶性药物,可直接穿过胃黏膜屏障,促进H+逆向扩散,从而造成黏膜损伤。此外该类药物可对环氧化酶活性进行抑制,组织内源性前列腺合成,削弱黏膜保护机制。

  1. 预防措施

  1. 改变生活习惯

由于老年人群各机体功能下降,消化生理与功能持续退化,消化溃疡常见于老年人群,因此要加强对老年人群健康宣教,提高老年人群对该疾病认识,提高老年人群保健意识,向老年人群讲解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促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开展讲座,向患者讲述该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特点、临床症状、发病原因等,促使老年人群对该疾病重视,使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进行诊疗。

  1.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人与人接触、食物与水进行传播,因此患者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风险。

  1. 并发症预防

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老年患者大出血发生风险较高,对此类患者需使用标准剂量PPI进行长期维持治疗,禁止适应刺激性药物,减轻胃黏膜损伤。

  1. 饮食

嘱咐患者在进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增加唾液分泌,对胃酸进行稀释,提高黏膜屏障的作用。在睡前禁止进食,要以清淡饮食为主,要进行戒烟、戒酒,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从而减轻胃黏膜损伤。

总之,年龄、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使用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联系,通过改善人们生活习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症预防、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可降低消化溃疡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