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教育谈幼儿“过度依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从家庭教育谈幼儿“过度依恋”

王婷

张家港市 飞翔幼儿园

摘要:目前,幼儿“过度依恋”的现象十分普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及社会性发展都有着巨大影响。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深入分析,发现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的不一致性、缺乏安全感的家庭环境、幼儿过早入学。对此,笔者提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勇气、家庭教育观念一致性、营造独立自由的空间等应对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过度依恋


一、意图及现状分析

幼儿年龄尚小,入园前几乎从未体验过离开父母、离开家庭。面对幼儿园里陌生的环境、教师,幼儿常常会感到害怕、抗拒,无法适应与父母分离。许多教师、家长都不重视这种情况,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就会改善。但是实际上,有许多幼儿到了小班下学期,甚至进入中班后,仍然会出现分离焦虑、入园后哭闹的现象。由此可见,幼儿的过度依恋行为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二、概念及负面影响

过度依恋是指幼儿对依恋对象过于依赖,无法忍受短暂的分离,以至于影响幼儿正常生活的现象。它一般表现为:依恋对象不在的情况下,幼儿一到陌生环境就容易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当别人靠近他、想与他交流互动时,他会十分抗拒、易怒,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当依恋对象出现时,幼儿的情绪又会稳定,并亲近接触依恋对象。幼儿的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

这种过度依恋行为会对幼儿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

(一)阻碍幼儿正常参与教学活动

幼儿在经历入园时与父母的分离后,通常都处于激动、悲伤等负面情绪中,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会使得幼儿对其他事物产生抗拒心理。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幼儿会持着冷漠的态度或游离于活动外,不会积极参与活动或无法集中于活动。这样幼儿就无法很好地获取知识,阻碍了个体知识、能力的发展。而且在一些体育活动、美术活动等需要高度专注的活动中,幼儿甚至有可能因无法专注而受到意外伤害。

(二)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幼儿对父母的过度依恋,使得幼儿在与父母分离后缺乏安全感,从而表现出对同伴、环境的胆怯和排斥。当其他人对他发起互动时,他会不予以回应或排斥。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而且还会造成幼儿无法结交同伴,无法适应社会环境,最终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很难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三)不利于幼儿性格的形成

当幼儿没有父母的陪伴时,会因失去安全感而产生不安、焦躁,这种情绪状态会让幼儿变得易怒,甚至做出攻击性行为,让幼儿的性格变得暴躁。有些幼儿会因为胆怯而排斥与他人进行交往,导致无法结交朋友,经常独自一人。幼儿的性格很容易变得内向、孤僻。而幼儿过度依恋父母,许多事情无论难易都交给父母,也会使得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无法养成独立性。


三、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因素

(一)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

其实生活中有过度依恋问题的幼儿,他们父母大多属于溺爱型。在家中,父母喜欢凡事都替幼儿完成,即使是再简单、再细小的事也要全权负责。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凡事父母都会帮自己做的观念,变得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了。父母无视了幼儿的独立性,也忽视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观念的不一致性

家庭成员间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家庭中的部分成员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但其他家庭成员依旧宠溺幼儿,当幼儿从其他家庭成员那儿得到了无条件的帮助后,幼儿仍然是无法改变过度依恋行为的,只是会转变依赖对象。

(三)缺乏安全感的家庭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过度依恋是因为父母满足了幼儿的安全感,而幼儿对安全感的过度重视就有可能是由环境造成的。有些家长因工作而打乱了本该陪伴幼儿的时间,缺少对幼儿的细心照顾;有些家长在幼儿面前出现关系不稳定的情况,让幼儿处于矛盾之中等情况,都会让幼儿在不安中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四)幼儿过早入学

从2岁开始是幼儿与依恋对象建立确定关系的阶段,也是父母需要把握好度的关键阶段。但是,现在许多家长都因为工作等原因,选择将孩子提早送入幼儿园。其实,这并不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还未完全达到能够适应的环境。


四、应对方法及策略

首先,家长要从观念上做出改变和重视,知道幼儿的过度依恋行为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知道要爱而有度,改变过分宠溺的教养方式。

其次,在应对策略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勇气。了解幼儿的能力发展规律,让幼儿在生活中多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多鼓励、引导幼儿独立完成一件事,比如买东西时让幼儿自己去付钱等。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勇气,还增加了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2.家庭教育观念要有一致性。要做到所有家庭成员都对幼儿采取同样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不能在幼儿撒娇、哭闹时轻易地妥协。只有这样,幼儿才能逐渐从自身开始改变,而不去依赖他人。

3.营造独立自由的空间。家长不要过长时间地陪同幼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给幼儿营造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让幼儿逐渐去适应没有依赖对象的独立环境。

4.尽量不要过早地让幼儿入园。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现状决定是否能够将幼儿送入幼儿园。如果必须将幼儿送入园,可以在入园前带幼儿去园内参观、玩耍,让幼儿提前慢慢适应新环境,慢慢培养幼儿对新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5.注重家园合作。家长要多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及时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从而达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构成链接,做到家园合作,共同合力,促进幼儿过度依恋问题的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念丽.《0~3岁儿童心理发展》[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2]穆彦青.《正确对待过度依恋的幼儿》[J].亚太教育,2015(11)

[3]张凤敏.《如何对待过度依恋的宝宝》[J].启蒙(0~3岁),2007(7)

[4]孙德玉 陆军.《0~3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与教育》[J].父母必读,1994(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