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于“非遗”的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探讨基于“非遗”的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

张博仁 指导教师,张倩

辽宁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非遗”的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原则,其中包括信息快速传播的互换机制、艺术形式与视觉认知的有机结合等。同时说明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实践措施,其中包括前期用户调研、APP界面信息构架设计以及打破传统层级关系建立导航栏双逻辑模式。

关键词:“非遗”;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为此,要充分发挥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作用,借助手机的功能实现“非遗”传播,让更多的人重视历史文化,提高“非遗”传播层次。

1基于“非遗”的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原则

1.1信息快速传播的互换机制

设计人员要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基础上提升简易感,“非遗”内容广泛且复杂,其页面内容包含内容较多,设计人员要合理安排APP页面布置,以免页面内容繁乱复杂让用户产生厌倦感。此外,还要做好页面交替设计,为用户带来视觉差异的同时提升便捷性,以弥补传统模式缺失。设计人员要重视“非遗”传播效果,并增强交互设计,提高功能性提高用户应用体验。此外,设计页面功能时,要保证用户在单独界面能完成多重操作,并在下个界面出现时,采用覆盖式设计,以提高APP实用性,减少跳脱性增加流畅感,使用户感受更加舒适[1]

1.2艺术形式与视觉认知的有机结合

首先,要具有一致感,让用户使用APP时能快速找到搜索目标,发挥APP便捷性。设计人员要根据APP图标设计要求、界面滑动规则、基本互动方式等准则科学设计。其次,要强调简易感做到杂而不乱,使图片存在潜在连续感,用概括性思维设计APP界面。再次,要具有色彩感,搭配图片时要保证主调色的逻辑顺序得当,充分利用色彩的层次感与功能感,针对信息内容实施分色设计,让用户能准确分辨出相对应的功能。最后,要具有象征感。设计人员将“非遗”元素融合到APP时,要让用户在使用APP时能够产生共鸣,充分表达图像所蕴含的感情。此外,要确保用户遇到类似视觉目标时,能分别感受到各图标所要表达的内容,提高各图标与各符号的可识别性。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时,要保证平衡感和文字感,充分发挥APP文字作用,将传递信息通过文字阐述准确表达,避免过于花哨影响用户体验。设计文字时要确保文字大小适中,交互时能突出用户选定内容,能利用字体变大或改变颜色等方式。此外,设计人员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避免头重脚轻,合理把控页面布局,以免降低用户视觉体验。页面周围要预留出空白,提高整体布局美感,防止内容显示过于繁琐拥挤[2]

1.3突显视觉兴趣中心以强化传播效果

设计人员要根据人类视觉特点,通过有效措施提高用户视觉注意,加强视觉体验。可通过动态信息提高用户注意力,并在设置动态信息的同时增添视觉引导线理念,引导用户根据所提供的动态轨迹转移注意力。或通过改变文字颜色、大小等方法,吸引用户注意力,以此形成视觉冲击提高用户体验,提高“非遗”传播效率与效果。此外,设计人员要根据有效注视范围有限特性,将重要“非遗”信息集中处理,确保用户能及时搜寻到需要消息,以免重要信息过于零散,用户无法及时找到所需信息,逐渐减少兴趣降低传播效果。

2基于“非遗”的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实践

2.1前期用户调研

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能让使用者与视觉信息间形成紧密的关系,其主要以图像、文字、影像媒介等因素作为创作内容,能够对人的精神和视觉思维领域发挥启迪作用。为此,“非遗”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目的能通过手机APP实现。开展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用户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工作掌握详细数据,根据调查结果科学规划设计方案,以确保视觉传播设计工作效果。前期调查问卷由四部分构成,分为用户基本信息、使用习惯、设计相关调查以及其他。通过调查问卷结果能知晓,不同人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情况、APP使用习惯、对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等,以便设计APP时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将“非遗”完美融合到APP中,用数字化的艺术理念创作APP,将“非遗”传播提高到新层次。

2.2APP界面信息构架设计

设计师要科学规划APP设计方案,将图表、开场动画、主页面、主内容、共享指南等部分系统设计,将“非遗”内容分成多为板块,保证主内容中的各板块、各章节都渗透“非遗”内容。首先,要对APP页面及功能进行分类,让用户在经过第一节分页后,能清晰地看到各章节、各标题,使用户能根据喜好随意选择标题和内容。同级的每章节都是经过手指滑动页面切换,设计人员要在每章节顶部设计“滑动进入小节”滑动按钮,为用户阅读提供便捷。此外,要在二级页面顶部设计“滑动阅读正文”标志,右上方增添分享图表,以便用户将文章内容相互分享,有效提高“非遗”传播效果。设计人员要在页面左下角增加音符标志,让音乐和“非遗”内容结合,以增强情绪渲染发挥新媒体优势。用户滑动按钮后会转到三级界面,也就是更详细化地“非遗”内容。其次,技术人员要对APP风格进行设定,根据“非遗类”APP特点,将带有文化历史感各元素表现到画面主体视觉设计中。此外,还要将视觉肌理与感知记忆的心理暗示综合,将其结合到APP背景设计,让用户感受到此APP优点。设计人员要避免分页间视觉元素难以区分、信息展示模式古板等问题,主动吸取其他APP优势不断改良。最后,要明确APP图像及图形设计,确定APP各环节构图,根据构图描绘相匹配背景,并绘制微观模式下界面顶端的文字目录,依照“非遗”内容科学设计APP图像,完成APP界面构建所有设计内容。

2.3打破传统层级关系建立导航栏双逻辑模式

要打破传统层级关系建立导航栏双逻辑模式,让用户在APP能自由切换从宏观到微观的层级状态、线性状态的内容导航查看两种模式,强化导航便捷性和实用性,将传统导航查看目录转变为含有详细信息,并具有“非遗”元素卡片,突破传统模式带来视觉冲击。设计人员要主动借鉴其他APP模式和经验,将对方优点补充到自身,做到取长补短长善救失,以此不断优化导航功能,为用户提供良好体验。

总结:综上所述,新媒体视觉传播设计能将“非遗”信息更好呈现出来,通过信息技术或APP技术提高“非遗”传播效率及效果,使更多人了解“非遗”丰富精神文化,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琰."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呈现[J].传媒论坛,2020,v.3;No.57(09):137-138.

[2]孙凌云.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J].剧影月报,2020,No.357(0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