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大桥幼儿园 浙江省 杭州市 311265
摘要:
所谓任性是指对个人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无克制;拒绝、不服大人的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如任期发展,任性幼儿难以与别人合作,与别人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及社会生活,以致于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任性、原因、对策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时期孩子不再像以
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像故意与
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像故意与父母和老师作对,你
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时这种
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大人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
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
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
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如果
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暂时变得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便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
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
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
理发展也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
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那幼儿的任性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幼儿任性形成的原因
1、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
孩子任性时家长的态度如何,家长是否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等等,这是关系到孩子是否任性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在知识方面要求严格,而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幼儿的消极创造性行为。
由于幼儿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更助长了孩子任性行为。
2、 同伴交往机会缺乏。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同伴的缺乏,导致幼儿的玩伴由成人来替代。由于亲子交往常常炒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因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情景里,如不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
二、正确冷静地对待幼儿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 明确要求,预防在先。
家长平时对幼儿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 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2、 家长教育孩子的要求、观点应保持一致。
尤其在孩子任性时,家长应统一要求。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孩子的任性会越演越烈,很难得到改正。
3、 采用“负强化”的方法。
当孩子任性时,有的家长大声训斥、恐吓,甚至打骂,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幼儿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从而使他们更任性。家长可以用“负强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这种“负强化”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4、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
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
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
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
励他。
5、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每餐吃
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家长可以说:“你不是
说你像白雪公主的吗?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净。”
6、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
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
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
的滋味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切不
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
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
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
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
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