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问题研究

叶梓雯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巩桥中心小学 ,广西贺州 546805

【摘要】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人情感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促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而形成学生自身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品行。在语文课程中重塑平等双向的师生互动关系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打开了崭新的教学思路,也创造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便是以情动人,这就需要师生之间构建起双向的互动交流关系,促进其情感的交流和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问题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也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教育体制机制也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从传统的课堂操控着,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成长的促进者。采取开放、自由的教学方式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教学理念的根本性变革给当前的教育打了一针振奋人心的强心剂,改变了传统教学弊端,重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则更加注重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同老师交流,与学生互动,活跃阅文课堂教学的气氛,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情感互动。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学实施和落实还未跟上教学理念的更新换代,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互动方式单一固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且往往只是单向的、“填鸭式的”将知识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形成的师生互动关系往往仅是单向的,教师很难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得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反馈,更不用说情感反馈了。尤其是年龄尚长的老师,跟学生年龄差距过大,学生会从心理产生一种对大人或者长辈严肃的抗拒,这样的互动交流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开拓思维,不断思考的积极效果[1]。除此之外,当前的语文教学还存在教师的主导性过大的问题,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天平存在倾斜,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平等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是一味的依靠个人主观进行互动教学,导致互动过程过于形式化,难以对学生形成真正且深入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单一固化的互动方式也缺乏难以激发学生的互动交流积极性。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互动内容不够深入

由于上述所述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导致师生之间的活动仅仅停留在“你问我答”的机械化、浅显化的表面,这种互动方式以及互动内容很容易降低师生互动的效率,进而减少师生互动的频率。教师仅仅按照课程教学内容或者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与学生进行交流,没有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和问题之所在,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师生的活动内容仅仅是解答疑惑,很难培育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并且对学生的互动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互动过程和内容。不可只是一味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应该在互动交流的过程充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方便教师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自主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显然,当前的小学语文师生互动交流还任重而道远。

三、互动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当前正处于对世界的形象感知层面,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都主要以形象感知为主,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在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也相对比较薄弱,就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容易出现严重的阻碍。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进行层次性的划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进行学生思维和理解的引导和加深。不要仅仅只是一味根据课文内容问问题,也不能只是询问课文里面“有什么”这种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这种问题极其不利于培育学生学习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更应该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其应该将“为什么”进行层次划分,鼓励学生分析和表达,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机制并不完善,这都是基于师生对互动交流的过程缺乏高度的重视。

四、互动情感程度不够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情感传递和情感交流以及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学生与语文学科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这种心与心相交流的过程能够直接的传递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小学生三观的塑造和培养。这样的师生互动关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基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样的情感互动关系进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渗透。传统的师生交流仅仅停留在知识交流以及学习情况交流的表面,教师和学生都缺乏真正心理层面的深入互动交流,因此容易让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显得枯燥乏味,也难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跟教师沟通交流的兴趣

[2]。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认知以及情绪变化缺少适当的关心和关注,导致教师容易忽略学生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和情绪。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缺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引导。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基础薄弱,且对于情感的控制能力也较为薄弱,且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一旦不注意就容易导致小学生走进情感误区或者情感极端,容易给学生造成严重的情感伤害。缺乏情感引导难以培育学生形成情绪控制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将学生看作一个有自我意识、自我情感和自我思想的独立自主的人。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机械的互动交流,用一种更平等的、更开放的、更自由的方式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质量和效率。在此基础之上,语文教师也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需求,通过情感方面的交流互动对学生进行正向的、积极的引导。现代教育需要教会学生充分尊重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这都需要重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丽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研究[J]. 学周刊, 2021,(03).

  2. 徐小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1,(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