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济市气象局 山西省 运城市 044500
摘要:综合气象观测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最为明显。作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且分布范围较广,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引领,以需求为牵引”的观测业务理念,使其不断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并为气象预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撑。因系统性和复杂性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主要特征,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外界因素等对业务质量的影响较大,阻碍了综合气象工作的正常开展。
1影响综合气象观测质量的因素
1.1外界环境
实际上,观测仪器的敏感性较强,若是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遇到复杂性的天气情况,极易造成台站对各种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记录出现偏差或者不稳定,影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在所有的恶劣天气现象中,以雷电对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数据的影响最大,在破坏台站电力系统的同时,还会对综合气象观测数据的正常采集、处理、传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是部分观测仪器还会因雷击而出现受损的情况,不利于台站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了综合气象观测质量。
1.2测报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观测仪器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再加上新技术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中的应用,对每位测报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日常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实际,不难发现,部分综合业务人员对新技术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再加上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机会较少,综合业务人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技能。若是测报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不足,很难正确处理数据异常、设备故障、数据传输异常等突发情况,对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极为不利。再加上台站中观测仪器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使得综合业务人员对观测仪器的依赖程度增强,值班过程中往往会有消极怠工、责任心缺乏等情况,使得气象观测业务异常情况经常出现,降低了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
1.3观测仪器设备故障
仪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决定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若观测站内的网络线路出现故障,感应器或采集器接口出现生锈或松动、线缆缺少屏蔽措施、线缆受损等均会影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通常情况下,若是因观测仪器设备性能不稳定引发的观测数据异常,具有较高的隐蔽性水平,故障原因不容易找到,需要认真排查直至找出故障原因。
1.4观测系统遭恶意破坏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气象观测数据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导致部分违法分子试图通过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中的气象要素数据信息进行破坏或者直接窃取。若是台站内的业务计算机缺少对应的安全防护,病毒侵入到计算机后,轻则会使部分数据丢失,重则会破坏系统软件或者删除文件资料,不利于观测系统的运行。如果缺少对应的数据保护或数据恢复,势必影响气象数据的安全性水平,不利于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2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2.1构建新型业务和管理流程
当前阶段,我国基层气象观测管理体系的业务流程主要以传统观测、通讯技术和行政体系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完整详实的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流程。该项业务流程的主要特征在于基层气象观测台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但是气象台需要进行的工作数目较多。在为数较少的工作人员中,非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员还占据多数,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较低。加之气象台设备性能落后,信息化水平无法与所需相匹敌,气象观测数据的逐级收集统计工作和观测数据等业务环节过多,过于冗杂,气象观测工作开展效率较低。但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传统观测技术为基础的观测业务流程已经逐渐被进步的信息技术体系服务替代。经过完善的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已然能够较好的满足气象服务的大众需求。通过气象观测服务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气象观测体系过程中的繁复环节也已经得到较好的压缩和调节。此外,气象观测体系需要一套严格标准的管理机制,同时需要配备高水平的专业气象工作人员,需要专业素质较强的队伍熟练应用高水平设备,以此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准程度。至此,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任务才算较好完成。通过对体系流程的一系列改善,基层气象观测管理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才能够提高,业务质量也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2.2构建实用体系,保证观测质量
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体系文件是气象观测管理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作为气象观测体系运行的基础和基本保障,文件体系承担着包括:对体系内的运行机构进行精准确认,对各个部分的基本职责进行敲定确认、深入梳理整体工作流程和明确体系文件前期准备、中间编排以及后期审核发布等一系列工作。据国家相关政策所阐明的要求显示:质量手册、工作指南、工作记录和质量手册是气象观测体系原则角度上分出的四个种类。其中,务必保障体系文件的内容的真实有效,保证文件基本内容与气象观测质量体系的真正运行情况相一致,严厉杜绝大量的模仿抄袭现象发生。另外,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整体流程较为复杂,体系文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要处理好其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运行管理,遵守气象观测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实现各方面、各部分的和平稳定的发展。站在客观角度看待,体系文件对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进步和深入优化起着重要作用。
2.3“内部审核”加“外部审核”
基层气象观测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管理审核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方面是质量内部的审核,另一方面是质量外部的审核。其中,质量外部的审核是指由第三方机构着手进行的审核。要求进行审核工作的第三方机构需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需要明确的是,质量审核管理体系作为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存在的同时也以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的有效检测方式的身份而存在。而且,“内部审核”加“外部审核”不是约定俗成的气象观测质量检测模式,该项质量控制有效机制,作为PDCA方法中的重要部分,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了支柱性力量。基于其在体系中担任的重要作用,施行该种模式时,需要确保每一个环节能够有效落实,提高该部分的工作质量和整体效率。防止虚伪应付,走审核形式等恶劣现象的发生。注重审核团队的专业性和规范程度。
2.4遵循用户需求,完善反馈机制
遵循客户需求、完善反馈机制的思考要求的目的是想要以客户的根本需求为运行导向,通过精致、到位的服务提高客户的体验感,提升客户对相关服务的满意程度。基层气象观测管理体系的完善还需要一定时间,在不断完善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建设未来发展规划,以怎样提高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综合质量为探究目标,着力于提高该项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此外,通过观测质量的有效反馈机制,对客户体验服务的感受进行测评。此项机制将以此为主要内容,并提供正确、准确的统计结果和数据,为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为后期不断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3提升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对策
3.1增强观测人员工作责任心
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测报人员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极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气象观测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种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台站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气象要素可进行自动化观测,无形中使得观测数据异常、缺测等情况频繁出现;再加上业务计算机死机,在上传数据时很容易失败。为了确保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业务人员需对各个观测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做好运行监控工作以及对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实时检查计算机屏幕,对其不断刷新,若刷新后气象要素无变化,则说明该气象要素对应的观测设备异常,需要全面查看每个气象要素数据的变化情况。在每次发报完成后,逐一打开各个窗口,对数据上传和下载情况进行检查。若是上传的数据异常,为了防止观测数据缺测,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再次上传。
3.2提升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综合气象观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特征比较明显,为了将该工作做好,需要测报人员对气象观测业务相关的内容和规范要求进行认真学习,同时还要对气象观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进行熟练掌握,以增强自身对恶劣天气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测报人员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在将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做好的同时,还要加强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工作,尽快组建一支综合素质水平高的观测队伍,进一步增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
3.3强化设备仪器运维管理
在采集和传输气象要素数据的过程中应保证相关的仪器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所以观测人员应高度重视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管理工作。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定期查看观测仪器设备,主要记录整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在发现运行问题后及时进行排查;定期做好仪器设备的检修工作,检修中还要做好各个组件和电源通讯系统的检查,尤其是在恶劣天气过程前后对相关设备加强巡视;针对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不断增强,台站对观测仪器的更新换代比较频繁,增加了设备运行管理的难度的情况,观测人员应不断增强业务能力,熟练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气象观测工作可以正常开展。
3.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对于观测仪器设备的交接工作,主要是检查各个观测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设备故障问题等,一旦观测仪器出现故障,就需要对观测仪器设备进行维修或者重新更换。每天下班前,观测人员要做好本班次各项工作,交接班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为了防止观测业务疏漏或给下班次交接班人员增加麻烦,需要对本班次的各项事务进行检查,并做好校对。在值班的过程中,测报人员需要集中精力,全面了解天气演变情况,不断增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
4结论
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中有很多故障问题存在,只要综合业务人员积极应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就可以不断增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推动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俊辰.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面临的问题与建议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6):142+146.
[4] 闫默茹.影响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J].农家科技,2019(11):156.
[5] 刘国富,苗振凯,王洪森.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关键问题的思考[J].电子乐园,2019(10):0455~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