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 2 字水中学
摘要:《师说》一文,“发言真率,无所畏避”在前,“孔子和李蟠”在后,恰如其名“愈”与字“退之”结合,在进取超越的同时有所谦虚,有所隐忍,有所退;从“愈”到“退之”的人生经历,正好陶冶了他的性情,磨砺了他的意志,锤炼了他的思想。
关键词:“愈” “退之” 《师说》
适逢统编教材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变革之际,且遇自己“高中生文言文学习与生活化写作碰撞融合”市级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2020-06-484)立项之时,姑且大胆一试,用“韩愈之名”生活化的方式解读其千古佳作《师说》,以期在自己创新尝试的摸索过程中对于新编教材的认识与了解能够有所悟,有所获。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时候,名用来正本体,字用来表德行。因此,取名字自古以来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会赋予深刻的内涵,蕴藏美好的期望和隐藏巨大的力量。在取名字时也有很多原则和方法,如尊古、述志、祈福、消灾、添寿等等。因此,伴随着一生的名字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着莫大的关联,也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韩愈的“名”和“字”同他一生的发展息息相关。
韩愈及其兄弟韩会、韩介之名都以人字作头,象征他们要努力去做人群之首。“愈,超越也”,如此远大的志向和胸怀注定了韩愈在具八斗之才的同时兼有一身傲骨。然自古道骄兵必败,聪慧如韩愈又岂能不知。于是,“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之“退之”二字便成为他的字。名与字的结合,整体上意为超越的同时有所谦虚,张弛有度,进退适宜。
韩愈名字里蕴藏着的这份深刻的内涵,隐潜于他为人处世的生活中,同时渗透进他的文学思想。“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敢于大胆突破社会上的流俗之见,表现出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的同时,亦有所退,有所隐忍。本文以《师说》为例,从韩愈的名字内涵出发,谈谈其中展现出来的他在个人成长经历和宦海浮沉中坚守的“进退适宜”。
一、文如其名
1、开端直抒己见,总领全文,如同其名“愈”直指进取人生一般,形成行文真率之势况。
《师说》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论断,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势如风雨骤至,先声夺人,高屋建瓴。立论之后,接着用四处顶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第一处是“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处是“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第三处是“吾”:“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四处是“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师”一“惑”二“吾”,强调“师”之重要性,“惑”之普遍性,“吾”(学者)之躬身践行,让老师与疑惑、疑惑与学者、学者与老师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更加突出。如此一来,行文的出发点与依据也愈加清晰。
总之,首段层层顶接,逻辑严密,概括精练,一气呵成,提纲挈领。如同韩愈之名“愈”,直吐胸怀,直言尽意。
2、对比鲜明,层层递进,贬抑之辞恰如其分,写作方式与其名“愈”直接体现人生目标一样,指向明确,直接揭示写作《师说》的真实意图。
《师说》第二段,运用三组鲜明的对比,一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指向圣与愚的分界;二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糊涂作法;三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作对比,指出“智不及”的反向效果。从“愚”到“惑”再到“可怪”的语气助推,直接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风气的不正常。层层递进,贬抑之辞恰如其分,直接逼近行文目的。
前两段“顶真”和“对比”的结合,直接指向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这样的写作方式同其名“愈”直接体现人生目标一样,指向明确,直接揭示写作《师说》的真实意图。
总体而言,《师说》前半部分豪放磅礴、雄奇桀傲,彰显了韩愈对自己的高度自信。陡直峭绝的文章气势,两段之间无任何承转过渡,兀然峭立,直起直落,既是韩愈为文所长,更恰如其名“愈”,是其人性情所显。
3、借孔子和李蟠来缓冲文章气势,在用词以及批判语气上皆相对有所缓和,使文章张弛有度,进退适宜。
在批判的基础上,《师说》第三段转而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为例,从正面说明老师与弟子的关系是平等的,提出从师学习应该没有固定的老师,没有既定的标准,强调道与业胜过自己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即可为师。用古代先贤孔子的事例来加以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用词以及批判语气皆相对有所缓和。
文章的最后一段,用名不见经传的十七岁小伙子李蟠来交待作《师说》的缘由。李蟠“能行古道”,既是委婉借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乐于从师学习,亦是借表彰“行古道”的李蟠来进一步批判丢弃师道的“今之众人”和“耻于从师”的士大夫之族。同时,“古道”与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遥相呼应的同时,亦有借李蟠来缓冲文章气势之嫌,以达到不明显得罪他人之意图,有所退,有所隐忍。
《师说》一文,“发言真率,无所畏避”在前,“孔子和李蟠”在后,恰如其名“愈”与字“退之”结合,在超越的同时有所谦虚,有所隐忍,有所退。
文如其人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宝贵的政治品德,注定了韩愈会有超乎常人的敢言一般人所不能言、敢为天下先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伟岸气节。
面对盛行的华而不实的骈文体,韩愈决心要在文坛“复古“,于是他倡导”古文运动“,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以期能够更好地表达他所崇仰的儒家思想。因此,虽然“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但是“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师说》抨击时弊,阐明求师问道的主旨,既切合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又一定程度上改善当时人们对“师道”的看法,为社会变革注入了精神力量,是韩愈身先士卒的大声疾呼。
韩愈因为自己有过悲惨童年和科举不顺的惨痛教训,由此在面对民生疾苦的现实问题时,韩愈选择了站出来,把老百姓受灾的惨状和盘托出。虽然屡遭起落,却不改初心,敢言敢为。《师说》开篇行文真率的势况是韩愈“斗士之魂”的体现,他以笔为刀,劈开社会黑暗,直言批判“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不忘自己为士为官的初心。
2、作《师说》赠予李蟠,在基于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应该亦有韩愈个人对后辈年轻人的关爱和提携。
韩愈自己是一个标准的苦孩子,三岁时,父亲病亡,由兄长抚养,待他刚成人,其兄也去世,他一心希望通过刻苦学习博取乡邻的嘉许,并最终走上科举取士之路。再加之家族人丁不兴旺,年轻男子更是少之又少的家族悲痛现状,我个人觉得韩愈对于努力上进的年轻后生应该有一份大爱之心。十七岁的李蟠能够做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必须是经过长久的刻苦学习才能达到的。自己走过同样的痛苦之路,将心比心,韩愈定会从内心里关爱、欣赏并提拔李蟠。
《师说》一文如韩愈之为人,直言疾呼,敢言求实;亦如其为官,忧国忧时,心系百姓,敢言敢为。
《师说》由前半部分的豪放磅礴、雄奇桀傲到后半部分的相对缓和、进退有度的行文思想气度,也正与他孩童时代,豪迈地取名“愈”,到领悟“欲成大器,必先退之”取名“退之”的人生经历契合。从“愈”到“退之”的人生经历,正好陶冶了他的性情,磨砺了他的意志,锤炼了他的思想。
所以,我们今天读韩愈的文章,如气冲霄汉,既有一种俯瞰古今的壮阔之美;亦如驰骋旷野,有一种刚柔相济的平衡之美。虽然他入仕既晚,命运多舛,一进一退,进进退退,但终归是奋发向上的一生、不屈不挠的一生。虽然在现实生活面前有所变通,但也正是这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基础之上的变通,才成就了他伟大的一生!
读《师说》之文,解韩愈之名,品韩愈之人,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师说》百度百科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