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管理中学生自信心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2

初中学校管理中学生自信心培养

滕龙合

山东省招远市齐山镇十字道初级中学山东省招远市265414

摘要:从目前初中的管理过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青春期的学生都处于性格敏感期和叛逆期,在学习和生活中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笑容少,不喜欢主动说话,遇到老师习惯性躲闪,不自信,自卑,不喜欢表现自己,思想观念不坚定,等等,甚至有些学生还存在着性格方面的缺失和不足。这种不自信的表现会引起学生的自我怀疑,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怯懦与人际交往,喜欢独来独往,封闭等,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初中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自信心;培养措施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初中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在目前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我欣赏、自我信任、自我鼓励的自信,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性格养成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在初中学校管理中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重点,分析了初中学校管理中开展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学方法,并就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1培养学生自信心对于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而在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身心发展都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自信是初中生对自己所知所感的心理状态,结合科学家对初中生的跟踪观察发现,大部分会进行自我肯定和自我暗示的人,在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都会克服更多的困难,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扮演重要的社会角色;而那些经常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人,往往生活在不自信之中,社会地位也较低。对自信心强的学生而言,缺点是促进自己进步的大门,失败是成功之母,对自信心弱的学生而言,一切问题都归结于自己,不断地责备自己,最终连再试一次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局限于一定范围内不断地自我否定和抱怨。初中生正处在性格的培养期和青春期,心理上比较敏感、易受伤害,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出现自我否定的思想和行为,这一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又显得尤为重要。要积极发掘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生活、做事等方面的长处和优点,在学校管理中要多给学生以鼓励、支持和肯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存在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立、自信的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处于有效率的状态,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影响中学生自信心的主要因素

2.1家庭教养方式

2.1.1权威型

而在权威型家庭养育方式中,父母能够认识到孩子的主体性,并尊重其差异性。父母可以真正地关心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改正错误,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父母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父母与子女可以平等相处,父母尊重孩子的个性,不随意地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孩子愿意与父母深入交流,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并从父母那里得到安全感,这样就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所以,在父母的关心和鼓励下,孩子能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

2.1.2专制型

独裁式家庭的养育方式中,父母常以暴力方式教育孩子,奉行挫折教育,以极端苛刻的方式对待孩子。父母们反对孩子做违背他们意愿的事,甚至限制孩子的个人自由,控制孩子渴望自由的心。父母更多地控制和限制孩子的行为;脾性比较固执的孩子,常常很容易叛逆,在家里很容易和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在校园里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肇事者;性格懦弱的孩子,很容易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缺乏信心,很容易受到严厉的惩罚,很容易得抑郁症;聪明的孩子会通过说谎来逃避父母的责难,逐渐变得不诚实。独裁式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会严重损害儿童的自信心,使儿童逐渐变得胆小、不诚实、内向、孤僻,或变得暴力,应坚决予以制止。

2.1.3溺爱型

娇惯式家庭养育方式中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看作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甚至满足了孩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忍受孩子们的蛮横无理的行为,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只是片面的给予和付出。高中生生活在一个溺爱型的家庭环境中,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自我中心,凡事自以为正确,不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困难。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冲动,很容易冒失,他们缺乏战胜挫折的自信,无法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2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更容易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而暴力专制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中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后进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3初中学校管理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教学途径

3.1积极开展相应的成功教育,强化学生学习自信心

中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学习自信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成功性教学”是一种立足于实践,从生活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它针对不同性别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素质拓展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可以是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肯定、鼓励和支持,促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增强自我效能感。初级中学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改变以往以成绩为一切的教育标准,全面分析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优缺点,综合地评价学生,使一部分学生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认识到自己是优秀的,并且坚信自己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3.2适当的给予学生肯定支持和批评纠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中学教育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长处应毫不吝啬地予以肯定和鼓励,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讲理,充分地对学生身上的长处给予肯定和夸奖,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并在建立起自信的基础上及时地纠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改变以往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一意孤行、一意孤行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建立自信心的前提下,不断改变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肯定与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应把握好尺度,给予学生恰当的、适时的表现,通过事前的表扬与期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信地去完成,提高效率;在事中的表扬与期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事后的表扬与鼓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3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归因训练,强化学生自信心

对于问题的反思,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有的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会过分地放大自己的原因,然后长时间地处于压力和自我否定的状态,最后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认为自己根本不适合做某事;而有的学生则会盲目地把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形成怨天尤人、过度自信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管理老师可以通过积极暗示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什么问题做完了,应该告诉学生做得好,如果做得不好,怎么做更好。长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应通过对初中生性格特征、学习需要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分析,在对初中生进行成功教育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归因训练,以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红.生本管理视角下中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才智,2018,000(007):92-93.

[2]白日红.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信心的有效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5,000(015):94-94.

[3]张波.初中学校管理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几点意见[J].中外交流,2019,000(0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