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在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规范化 护理在对 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价值

王蕾 高静 郭微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一科 河北邯郸 560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纳入的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以规范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施以规范化护理后,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脑梗塞;满意度

脑梗塞与脑血栓息息相关,该疾病致死率低,但患者预后发生偏瘫的概率较高,患者在治疗中对护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1]。规范化护理作为具有价值的护理模式,自提出问题、实证角度出发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掌握规范化护理后,可规范自身护理行为,提升患者管理意识,并注重对患者的功能锻炼。对此,本次研究中,将我院纳入的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患者施以规范化护理,取得显著护理效果,以下为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纳入的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自45-78岁,平均年龄(61±4.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42-76岁,平均年龄(60±4.4)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医院常规护理,为患者展开健康指导及药物指导。

观察组:为患者施以规范化护理,建立规范化护理小组,选择工作2年以上的护理人员。①寻找问题:护理人员自心理及环境、并发症、康复训练等角度,搜索相关文献或者临床实验,根据切实可行的文献内容制定护理计划。②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为患者展开病情跟踪,脑梗塞发生因素较为复杂,但每个患者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率较高。护理人员需要每天与患者交流,建立舒适的护患关系,对疾病进行周期性诊断,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对患者认知、运动、语言等情况进行收集,保证信息完整性。若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可采取远程随访方式与家属保持沟通,了解患者康复进展,适当为患者展开院外康复指导[2]。③康复指导:脑梗塞患者发生偏瘫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需推行复建计划,早期护理人员可与家属合作,为患者展开被动运动,每天为患者屈伸关节,每天屈伸10-20次,为患者按摩肌肉,患者感到肌肉微酸即可。等到患者能下床运动后,在室外打太极或者散步,针对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还需注重改善患者机能,提升患者神经修复速度。④心理护理:脑梗塞患者在发病1年后可能出现抑郁症,在医院住院时也可能产生负面心理,对此,在规范化护理过程中还需为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特点为患者展开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配合治疗及不规律生活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分值高,患者康复情况良好。

2.结果

2.1组间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组间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组

阶段

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观察组(n=32)

护理前

65.44±7.54

68.41±4.12

护理后

86.15±1.25

90.41±3.12

对照组(n=32)

护理前

66.05±1.15

69.01±3.22

护理后

72.61±3.05

75.44±2.28

注:护理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2

8(25.0)

16(50.0)

8(25.0)

24(75.0)

观察组

32

12(37.5)

19(59.32)

1(31.25)

31(96.88)





6.335

P





0.011

3.讨论

患者脑梗塞部位存在差异,导致患者病情程度不同,体现的疾病症状也存在差异,对此,在脑梗塞康复护理过程中还需展开针对性护理,整体上看,脑梗塞康复护理可总结为以下几点。脑梗塞康复训练结合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及时展开康复护理,患者恢复机体功能的概率增高,对此,患者在稳定后,患者意识清醒,在48h便可以为患者展开康复护理。现阶段,临床多数采取的康复护理在患者发病10-14d内进行,此阶段患者身体机能定型,尽早展开康复护理能保证康复护理有效性,可避免患者机体功能停留在急救后。脑梗塞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发生一侧肢体失能,患者存在典型的感觉丧失及运动功能障碍,若想使患者身体恢复功能,还需及时对患侧进行刺激,恢复患者失去的知觉,比如,在患者房间进行布置,对患者饮食进行管理,患者洗漱能尽量在患侧进行。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刺激患者患侧神经,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对患侧进行常态化刺激,才能保证患者感觉反应不退化,利于加速患者患侧恢复。脑梗塞与患者脑部缺血、缺氧存在关系,多数患者表现为局部组织坏死,该疾病在老年群体高发,患者疾病原因复杂,比如,血压异常及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血症、高血糖等[3-5]。脑梗塞患者常规护理过程中,主要关注基础性护理,让患者认识血压、原发性疾病,这种教育方式虽然也能让患者认识疾病,但患者往往预后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相关研究指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规范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护理内容针对性较强,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指导有利于结合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让患者恢复到正常生活中,使患者在院治疗时间缩短。规范化护理方案融合心理护理的目标在于让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患者过于沮丧,从而引发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此,在脑梗塞患者护理过程中还需采取规范化护理模式,自证据角度入手,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媛. 规范化护理及CT检查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4):251-252.

[2]张艳华.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脑梗塞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3):100-101.

[3]冯健伟,边双义. 规范化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抑郁评分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06):117.

[4]丁一娜,胡静. 脑出血术后偏瘫治疗中行早期康复锻炼对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 浙江创伤外科,2019,24(06):1143-1145.

[5]苏佳娜. 综合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1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