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与CT诊断颌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接入的63例疑似颌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普通平片检查和CT检查,参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对比普通平面与CT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果:病理确诊60例颌骨肿瘤,另外3例为阴性。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明显低于CT(p<0.05)。结论:放射影像学能够有效诊断颌骨肿瘤,尤其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放射影像学;CT;颌骨肿瘤
颌骨病变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骨骼系统疾病,由于颌骨形态不规则,解剖结构复杂,平片检查极易引起较多的骨质重叠现象,无法清晰观察到内部的病灶,难以明确病灶范围、骨质受损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情况。CT检查具有较高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病灶范围以及骨质受损情况及病灶周围软组织有无受累[1]。因此,本研究分析了颌骨肿瘤患者放射影像平片与CT临床表现,对比了二者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月纳入的63例疑似颌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男性和30例女性,年龄36-68岁,均龄(55.6±9.7)岁。入组的患者均进行放射影像学平片检查以及CT检查,基本信息资料完整齐全。排除放射影像学检查禁忌者、精神系统异常而不能主动配合的患者。
1.2方法
普通平片:X线检查设备为GE DRF,拍摄颌骨侧位、正位以及斜位。
放射影像学CT诊断:GE 64排螺旋CT诊断仪,螺距设定为1,间隔重建2mm,扫描1s,电流调整为200mA,电压调整为140kV,层厚设为2mm。若有必要可以考虑薄层扫描,获得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图像,然后将获得的CT图像传送至工作站,给予图像重建处理,将扫描视野缩小至合适范围,以便于精准观察。
1.3观察指标
参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对比普通平片与CT诊断的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
1.4数据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以spss22.0版本为主,导入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一步检验分析本研究课题获得的数据信息,其中计量资料描述形式为(x±s),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形式为%(率),组间X2检验,数据差异判定结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63例疑似颌骨肿瘤患者通过病理检查确诊60例,占比95.24%,其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均龄(55.6±9.7)岁。比较普通平片与CT诊断疑似颌骨肿瘤患者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普通平片与CT诊断价值对比
普通平片 | 病理检查 | 总计 | 特异度 | 灵敏度 | 准确度 | |
阳性 | 阴性 | |||||
阳性 | 53 | 1 | 54 | | | |
阴性 | 7 | 2 | 9 | | | |
总计 | 60 | 3 | 63 | 66.67%(2/3) | 88.33%(53/60) | 87.30%(55/63) |
CT | | | | | | |
阳性 | 59 | 0 | 59 | | | |
阴性 | 1 | 3 | 4 | | | |
总计 | 60 | 3 | 63 | 100.00%(3/3) | 98.33%(59/60) | 98.41%(62/63) |
3.讨论
颌骨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比较隐匿,病情随着时间推移肿瘤增大而不断发展,可出现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颌骨膨大,两侧不对称,局部软组织肿胀,引起局部疼痛、鼻塞、鼻涕带血等相关症状,甚至部分肿瘤还会继续向上发展,累及眼部,导致眼球突出,降低视力,若继续向下发展,可引起牙痛、牙齿松脱,肿瘤较大时张口可见口腔肿物[2,3]。根据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基本体征表现,虽然能够初步作出判断,但是依然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的具体情况,为后续治疗提高参考。X线检查,颌骨肿瘤多见病灶边缘清晰,部分病灶内可见分隔,部分病灶呈明显膨大改变;部分表现为骨性肿块,多为团状快,病灶部位可见密度较高、均匀的固化影;骨质受损表现为溶骨性,边缘不清晰,比较模糊,骨皮缺损。CT检查可见颌骨内肿块,多为圆形或者半圆形,可清晰显示病灶内部密度改变,边缘情况,周围软组织情况,多层螺旋CT可行冠、矢状位重建,可三维立体直观显示病灶[4]。
本研究63例疑似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60例颌骨肿瘤患者。放射影像学中普通平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明显低于CT(p<0.05)。X线常规检查颌骨肿瘤中,虽然能够显示病变区域情况,但是难以准确判断病变内部特征。CT可以获得三维立体图像,以便于临床医师准确判断骨质受损情况以及病灶范围大小,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操作简单,CT检查可以明确瘤骨、病灶有无钙化,周围软组织有无受累,进而准确判断颌骨肿瘤良恶性;CT可以多平面旋转、切割,更加直观、细致的观察病灶范围,特别是腭板、眶下壁骨质受损情况[5]。
综上所述,放射影像学中CT检查技术在骨肿瘤检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将之作为颌骨肿瘤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陈通.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J]. 医药前沿, 2016, 6(026):54-55.
冯燕平, 傅红, 李静,等. 颌骨囊性病变60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45(18):7-10.
李思源, 郭雪生, 单小峰,等. 177例儿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2):134-139.
张喜旺, 谭继文, 张爱平,等. 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 20(01):24-27.
张振杰, 占娜. 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026(0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