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骨科 , 福建 三明 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我科8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7.5%,两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55.0%,两组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预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被临床广泛运用于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疾病及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7.1%,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导致下肢功能丧失而致残,严重者会继发肺栓塞,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1]。因此,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3.3土2.5)岁,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6例,髋关节骨关节炎4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3.4土2.1)岁,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所患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应针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危害,重点介绍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知识,以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在积极控制原发病的同时,应指导其调整饮食结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2],以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度,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了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有了更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1.2.2术后护理
(1)术后去枕平卧6h,在两腿间放置梯形枕防止内收外旋,膝部及小腿下垫软枕,以利于静脉血回流。为防止过度屈曲,让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色泽、肿胀程度、足背动脉搏动强弱等。若术后患肢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不适感,并伴有被动牵拉足趾疼痛,应测量上下肢的周径,并与健侧肢体进行比较。如果患者自觉患肢肿胀疼痛感加重,伴有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则表明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此时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禁止剧烈运动及按摩患肢,以免栓子脱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3)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基本措施包括抬高患肢、关节活动以及促进下肢肌肉收缩、深呼吸等,同时要戒烟、戒酒。功能锻炼由被动至主动,患髋伸直状态下的患肢内收和外展,患者坐起患肢外展,借助助行器站立、行走等循序渐进地进行。再采取物理措施,一般是采用间歇性充气装压装置,临床上常用的有气压治疗泵等;(4)药物措施,按医嘱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等,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并注意观察出血倾向;如鼻腔、牙龈、皮肤黏膜有无异常出血,有无血尿黑便等,如有上述情况,立即报告医生,调整药物用量及改变种类。
1.3观察指标
术后14天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再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表1),由此可知,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综合护理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组类 n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40 5.0(2/40) 90.0(36/40)
对照组 40 17.5(7/40) 55.0(22/40)
P - <0.05 <0.05
3 讨论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其并发症的防治已倍受人们关注,人们在致力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假体松动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同时,日渐也意识到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危害。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风险来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是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因此,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变得至关重要,而护理干预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早期的功能锻炼。本研究就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探讨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好,可明显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李红艳,刘春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3,34(23):4819-4820.
吴雪梅,朱蓓,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10):1814-1816.
中华医学骨科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指南.中华骨科杂志,2009,29(6):79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