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2

浅析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曹兴业

延安市新区外国语学校(延安市新区第二中学) 716000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归纳式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益。历史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其历史事件、历史意义、史料辨析等内容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的分析能力,保持对历史事实辩证统一的认知态度。将探究式教学运用于历史课堂之中,不仅能加强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使学生在不断思考、认知探索的过程中,激发潜力、增强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的主体目标。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

引言

在传统初中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将课本中的历史知识完整的传输给学生,基本采用传输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为学生详细地解读。传统初中教学模式,虽然可以高效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但是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总体学习过程相对被动,很难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而自主探究教学法,则可以刚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该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则主要进行教学引导工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究与分析,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灵活性,还能够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本文将对自主探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希望可对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一、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模糊

现阶段,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教学理念模糊,导致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习过程,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教学只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学中,教师以讲解为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生虽然记住了历史知识,但是根本不会用历史思维看待进而思考问题,自身的历史素养根本无法得到深刻的提升,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欠缺考量

探究性学习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深刻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制订教学计划。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历史实践活动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参与欲望较低,很多实践活动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效,活动设计缺乏科学性。此外,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历史实践活动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的潜力,对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方面没有明显的意识,最终造成了学生虽然参与了活动,但是活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一)情境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历史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而言,历史课本中有部分内容较难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效果。而以直观情境为导引,采取情境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求兴趣,还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中获得主体感悟,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探究性和主体性。因此,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构建探究情境,让学生围绕历史情境展开探究活动,这样既能优化学生的课堂环境,又能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例如,在“远古的传说”的教学中,本节主要介绍了传说中主要人物以及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等方面的知识,为使学生正确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笔者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构建传说中神话故事的情境,如“祭奠活动”“大禹治水”等,让学生结合生动的故事情境,展开相应的历史学习,如“思考炎帝和黄帝是古代的皇帝吗?”“人们为什么会采取隆重的方式去祭奠我们的祖先呢?”等。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情境探究,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传说中的历史信息,这为下一步的新知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二)为学生建设更多的趣味化教学活动

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青少年时期,所以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时间往往只有15分钟左右。如果课堂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那么则导致学生很快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趣味性活动,利用教学中的趣味事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历史事件,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解读历史人物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脱离冰冷的文字,设身处地地感受不同的历史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内容就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史观分析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各种历史问题的讨论活动,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将个人的想法和理解充分地表达出来,随后再由学习小组派出代表向其他同学分享学习观点。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形成了头脑风暴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下,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感知能力,同时在学习小组分享活动中也就形成了组间竞争的学习情况,利用竞争性来培养学生的总体学习灵活性。

(三)问题探究,加强学生的信息理解

课堂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史实资料、历史信息的理解能力,还能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夯实学生的课堂基础。因此,在历史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从问题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发展状态,合理设计问题内容,把握学生的探究方向,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获得更为深刻的主体理解,保证课堂活动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等知识点只是初步了解,为加强学生的历史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此,笔者结合当前学情设置以下问题:“公天下”是如何变成“家天下”的?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夏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从夏商的更替过程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我国古代的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哪位人物?通过对课堂问题展开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细节理解,还使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历史的发展轨迹,树立理性分析的观念。

(四)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不能忽略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需要经常做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如引入悬念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讲故事的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期待下一步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而在学习上占据主动性。当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提出的一些建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探究式教学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之中,采取情境探究、问题探究等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保持有效的互动状态,还能使学生在信息获取、历史理解、史料分析等方面得到加强,保证学生主体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从实际学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元引导的施教手段,让学生主动探索、能动认知,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认知体系,这对学生主体的未来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建波.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14):85—86.

[2]郭继红.对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7(8):248.

[3]尹旭.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