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的管理中实现教学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在全面的管理中实现教学高质量发展

陈金明

常州市金坛区茅麓小学 213200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教师存在的基本价值。本文从理念、文化、课堂、管理、教师等不同视角,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际,就如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质量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没有质量,学校和教师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学校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做了些工作,在区域内也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但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仍有很大的差距。如何保持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一、用思想引领质量

(1)丰富办学理念的内涵。 “为每位师生筑起心中的梦想”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学校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开展了较为扎实的工作。但总觉得缺一个“魂”来一言以贯之。所以,我们更多地从学校的核心理念出发去思考,一方面赋予学校办学理念更丰富的内涵,进一步明晰办学目标,同时更要在思考和明晰目标过程中将它与学校特色建设、办学水平提升融为一体。比如 “心中的梦想”,怎样化于师生的学校生活,化于教师的发展,化于学生的成长之中?于是,我们构建“缤纷多彩的校园环境、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三个体系,真正让学生从早晨一直到放学都在多姿多彩地学习、生活。

(2)引领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主张。人们往往有一种偏面的理解:“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教师理念的高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教师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教学行为,如何建立正确全面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并有与之对应的实践行为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一是广泛研读。重点是要全面正确地研读课标及相关解读,把课标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动,结合学科特点,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着力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做好相关内容的序列化研究工作。二是深入研讨。做到现场观摩和网络研修结合,个体闲暇研修和集中研讨结合,榜样示范和个人对照结合。三是注重提炼。每周开辟“草根讲堂”,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有提炼、有宣讲自己教学主张的机会。定期开设示范课堂,让有思想、有质量的教师有展示、有传播的机会。只有全体教师形成科学而全面的质量观,拥有正确而有个性的教学主张,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富有内涵和品位。

二、用文化滋养质量

如何传承和发扬学校优秀传统,并努力实现超越是年青的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学“六认真”曾经是学校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质朴的师德体现和共同的成长经验,而“善于合作,共生发展,敢为人先,创新超越”也曾是学校教师群体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潜势,提炼优良传统,从文化的角度寻找学校的精神内涵,寻着学校持续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拓宽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着力教研文化、课堂文化、学生社团文化、教师文化的建设,大力实施教师凝心工程,增强敢于争先、勇于争先的意识,增强勇于变革的勇气和能力,形成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强大气场,用文化的力量来滋养全面的质量。

三、用管理保证质量

(1)落实教学质量管理责任。积极以现代学校为参照,以促进主动发展为价值取向,进一步梳理、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强化各自领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形成“我的质量我负责”的氛围。一是“一把手”责任制,坚定不移地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和质量的核心意识。二是分管校长、教导主任直接责任制,实施科学管理和指导,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三是年级教学质量责任制,责任人为蹲点行政。四是学科教学质量责任制,责任人为学科备课组长。五是班级教学质量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集体责任制。六是教师个人学科质量责任制。做到全体教师静下心来抓好管理,潜下心来抓好质量,沉下心来抓好落实。

(2)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不断优化绩效管理方案,形成质量提升的引导、激励和保障机制,在“教学质量”这一环节加大比重,对能上课、上好课、学生全面有个性化发展程度高的教师,加大奖励的力度,突出团队质量考核意识,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一是认真分析当前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发展瓶颈,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角度,思考并实施学科发展规划,着力学科特色建设,做到长期发展与学期目标的有机统一,以规划引领发展,以规划促进发展。二是充分认识教学常规在提升质量过程中的重要性,形成“教学六认真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应成为学校评价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的认识,形成人人都是教学管理人员的意识。完善具有校本特色的各学科教学建议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操作措施。不断完善教学常规校内视导机制,做到每月对一个年级、对一个学科进行全方位调研,把督查性视导、指导性视导、诊断性视导、巡查性视导和评价性视导结合起来,在视导中注重调查研究、注重评价指导,注重数据监测,注重案例剖析。通过不同形式的检查指导和不同方式的评价通报,督促各年级各学科切实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质量。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控。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教学监测→评价反思→教学改善→教学监测”的教学管理机制,实施每月一次的学科单项能力的检测,坚持检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用课堂丰满质量

(1)认真做好教材研读和学情分析。教材解读应该是最基础的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一是强化教师的独立解读能力。我们改变教学设计方案样式,对课堂的核心环节推进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指导策略两方面设计,增加“设计意图”的思考,使教师在设计每一项活动时必须清晰其目标,促使教师对学习活动设计进行深度思考。二是建立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根据“把握课标、个人领悟、集体研究、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做到各学科每月两次个人独备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即:仅提供教学文本材料,教师在不参考任何资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设计,然后进行组内集体研讨交流,重点说教材、说学法、说设计意图,然后自己查阅一切文本或视频资源,进行二次设计,并写出修改的理由,最终能够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设计。三是备课时体现“三个痕迹”:书上有备课的痕迹,教案上有二次设计的痕迹,教完后有反思的痕迹,学会根据“学情”不断丰富、调整、优化自己的设计。

2研究课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上好常态课。建立课前“问课”机制,做到课前能随机就本课的目标、学习活动、重难点推进与展开策略、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进行对话,以“问课”的形式促进教师关注每一节课的设计,突出课堂的实效性。倡导先学后教、分层教学、分层作业与辅导、小班化教学指导等教学方式。引导教师课前、课中时刻想着: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么知道有多少学生达到的要求?让教师学会自我监控,努力提高常态课的实效性。听好诊断课。转变课堂管理理念,积极推行“行政预约和教师邀请”式的观课议课活动,实现由“控制性管理”向“指导性管理”转变。每次听课都与备课、作业设计的鉴赏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磨好教研课。在学科教研组实行主题式的同题异构磨课活动,要求结合自己的小课题或备课组的研究主题,开展全员活动,活动前一周确定课堂研讨“话题”,所有教师根据这些“话题”撰写课堂教学设计稿;活动中主持人组织调控,确定主题发言人,引导教师平等对话、观点碰撞。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表,关注学生课堂参与态度、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提倡精讲多练、少教多学。

(3)扎实开展“课型范式研究”。在教师自主研读的同时,结合常态教研以主题研读的方式内化,帮助教师把握各类课型的基本特征和操作流程,并力求有突破,形成本校的课型特征。同时,加大对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研究与指导,形成学校的实施建议,努力提高这些常态课的实效。

(4)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着力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轻负高效”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我们认为决定“轻负高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果,这是实现“轻负优质”的一个关键点。我们将把学生在课内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作为评价维度,引导教师通过学生课堂状态的完整考察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学习效能的高低做出一个基本准确的判断。

五、用教师的发展提升质量

(1)实施“教师发展学校——教师群体发展” 战略。制定个人二年发展规划。引导教师不断树立主动发展的意识,把关注点放到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放到争创各类优秀教师的行列中来,通过各类支撑性活动的开展,努力培养本校的学科“专家”。

(2)突出研修重点。我们将把“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近期教师研修的重点项目,开展系列化校本研修活动,以高质量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建立项目联盟。积极倡导教师自主建立项目联盟,重点支持“课外阅读指导”、“错例分析”、“基于预习的课堂改革”、“分层教学”等项目组,以此提升教师的日常研究能力,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提升学生学科能力。

(4)聚焦教学研究。通过开展“同课异构”、“名师讲堂”、“名师会诊”、“解剖课堂”、“循环跟进”等研究活动,打造“实效”课堂。开展“教研沙龙”、“教学论坛”、“教学基本功竞赛”、 “优秀备课、作业展评”、“优秀成果(经验总结、论文、课堂教学实录、教学日记)展示”、“读书交流”、“案例剖析”、“教学反思”、“专家对话”、“专家讲座”、“联片教研”等活动,让教师从丰富的活动中受益。

教育其实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不能因为我们的肤浅,把原来应该复杂的事情做得简单化了。相信,只要我们有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全体教师凝心聚力,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在高位均衡发展,一定会更富有品位,学生也一定能拥有精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