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房山职业学校 102400
摘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各地方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校园合作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经过分析北京市各个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后,在借鉴了省内外地方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经验后,我校积极展开探索符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产教同和协同育人模式的新办法。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不足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办学定位与专业特色。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施途径与方式是主要内容,这些部分彼此关联,相辅相成。然而,多数新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多模仿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来制定自己的方案与课程。虽然每隔一定的时间,各中职学校会组织人员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但在修订过程中,通常的做法就是将搜集到的几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整理整理、修改修改就形成了,缺少扎实地调查研究与分析,不能体现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经笔者研究发现,我国中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目标趋同现象较为明显。例如,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为较为相似,大多使用类似的词语“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高素质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用型人才’”等等。这一趋同现象表明很多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实质意义理解较为模糊,不能对学前教育的专业方向、地域特点、素质结构等方面的作出清晰的判断与规定,也不能体现和发挥学校办学资源的优势。
2.中职学前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国家配套政策制度支持
目前,国家许多具体的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配套规定和政策尚未出台,在没有政府明确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学生走出学校牵扯到学校指导老师、学生、家长、企业多方利益,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很难找到具体的政策依据。
(2)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工作稳定性差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实习过程中身份角色转变不够及时,心理不能承受幼儿园严格的管理制度的约束,身体也不能适应企业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工作要求,学生把实习当成就业,很多学生不善于与人交往,实习当中遇到问题不能主动与企业员工交流解决,有时还会出现差错影响工作。
(3)学校和企业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缺乏完善的制度
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对其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各方面的培训还不够,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解决问题等方面不能有效适应实习环境和工作要求,实习过程中企业和学校配合管理不到位。没有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实习管理。基本把学生交给了实习单位。
二、房山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现状
目前对北京市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现状的分析,发现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一些院校对原有课程体系也进行了调整,还有的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实践环节的创新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已有的研究中,学前教育专业已形成的模式较多,有的强调生命健康与尊重生命,有的强调实践教学,要培养能与将来就业环境零距离接触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有的培养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的复合型应用性教师。由于各个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复杂性,各院校都是在结合自身优势的情况下,主要针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某一具体方面着力进行探究,围绕着这个探究点形成自己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创新点,很少有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创新探索。可以说,北京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研究,尚有较大的空间。
三、房山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中职学前教育培养的“人才”究竟如何定位?如何使学生“招得来”,“送得走”一直是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思考的重要问题。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针对当下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解决校企协同育人就业与升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不断探索改革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如何探索模式,就是要树立 “产教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就是说学校培养的学生坚持以就业+升学为导向,使学生毕业即就业,在幼儿园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这个职业学校办学的方向,针对现今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进入幼儿园工作仍需岗前培养的现状,从幼儿园岗位人才的实际要求出发,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即:幼儿园按照发展规律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在校学生的培养目标。
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基本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目标:学校与企业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最终按照协议约定落实学生实习实训技能培养。
四、房山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房山职业学校重点改革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优化了理论教学,创建了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的“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1.“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程序
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第一,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入学时开展学涯导航活动,让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认识培养模式,对专业学习活动形成整体感知,并且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大学学习计划的撰写。第二,采取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平行开设的方式进入到学科学习阶段。此阶段提前前公布各门课程的导学纲要,便于学生提前做好学习准备。第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三者之间的转化。第四,在进入专业学科学习的第二学期开始渗透素质训练,第三学期开始自主选择素质考核。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素质训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能力。
2.“校———园”协同培养是解决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优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解决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优这一瓶颈问题,“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校———园”协同培养这一有效途径。我校协同培养的落脚点是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都邀请协同单位(幼儿园)的高级教师们参与。这样既确保课程内容由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中的实用知识、必备技能、基本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构成,又保障了课程实施中,由真正具有实践能力和教育指导能力的一线高级教师承担重要的实践课程。并且我们把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扩展到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场地和环境创设之中,一些课程初步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理论、实践教学在同一田野课堂真实地进行),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的渠道更多,课程更具真实性和有效性。应用协同培养这一平台,教师在交流合作中提升了实践能力,基地的优秀教师也在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进行实训的组织指导中提升了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使本专业初步形成了由一支学校教师与一线名师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完善的课程结构提升了招生影响力
我校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完善了课程体系,增强了其实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现行招生制度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困扰。在充分研究幼儿园保教工作现状与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一方面,我们适当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和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例如增设环境创设、保育工作程序与策略、一日活动设计、区域创设与活动实施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扩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增强其开放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运作使课程针对学生的个性来开放。实训、实践。各类课程的实施或是以某渠道为主,兼用其他渠道,或是两三种渠道并行。同时,我们的实训课程中实施开放性的“专业素质考核”。我们规定了“课堂教学、语言文学、美术、手工、书法、唱歌、舞蹈、钢琴”8项学前教育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安排课余时间对相关项目进行训练和考核,但考核的内容、形式是多样的。课程的开放带来的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遇,客观上降低了现有招生制度给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所带来的困扰。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倾向选择课程来完成学业。我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坚守着提升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这一核心,融入现代公民素质、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为一体,有效解决了幼教职业中实用知识、必备技能、基本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习得与应用问题。我校所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好,应用能力强,就业与升学率高,在岗位履职中所呈现的优势已得到幼儿园、学生、家长以及同行们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