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村社古建筑 学明清历史----将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看村社古建筑 学明清历史 ----将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堂

林丽慧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第四中学 福建省 漳州市 363200

摘要:历史教学追求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在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闽南地区,每逢农村传统节日,各村社都沉浸在浓厚节日气氛里。敬神祭祖的传统美德年年盛演,代代相传。盛会的集中地点就在各村的庙宇、祠堂或土楼。本文就一个村的两座祠堂、一座土楼的兴衰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祠堂、土楼文化的内涵,研究它们所具有的时代特征。这三古建筑承载着一部部明清历史,它们见证了我国明清时期兴衰荣辱。

关键词:祠堂,土楼,明清时期,传统文化,历史课堂

我校地处农村地区,施教区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的沿海村镇或山区,学习历史只能单纯从教科书上获得。对历史感到陌生,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进行直观教学。在寻找实物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漳浦县杜浔镇徐坎村的几处明清时期建筑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它们是育俊堂、绳武堂两座祠堂和土楼“阜安楼”。我决定把家乡传统祠堂文化、土楼文化融入我的历史课堂教学。

根据课标中对传统文化的规定,如何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把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历史课堂教学。

把古建筑写进教案,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它。

育俊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是追思、祭拜太子太傅的老师黄宏公的地方。前门楹联是明朝太子太傅吴釆为父亲的老师黄宏公所题。高度赞扬黄宏作为老师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上联:一经启文明金浦儒林望远,下联:千里敷教化贵阳官籍名高。育俊堂有着皇家建筑的显赫,其主要的建筑特点是:三天门八角柱,竖阶倒吊莲。座北朝南,前后三层,层层递进;整座都是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93平方米,总面积480多平方米,大门两侧有一对抱鼓石,雕刻精美。堂前有个大埕,大埕两边有两对六角旗杆,和一对栓马石。门前道路两边八字开,远处有溪水环流,青山层叠绵延,真是天然的福地。建筑布局的讲究,显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明朝黄宏曾是一位普通的私塾先生,他的学生礼部侍郎吴显,学业有成,出人头地,为感谢恩师,邀请恩师到京城一聚。吴显是当时皇帝的老师,听说老师的老师来京就召见了黄宏,并称呼他为师祖,还封了广西省永宁州训导使,相当于今天省教育厅的领导。

由此可见,明朝强盛时期从皇帝到臣民尊师重教的风气盛行。同时也说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皇帝的老师得到尊重,就连老师的老师也沐浴了浩荡皇恩。现在,徐坎黄氏子孙继续发扬祖宗功德,把育俊堂修葺一新,即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也用现代技术,使这座颇具皇家气息的古建筑更加富丽堂皇,并把它作为本村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每年九月都在这里为高考成绩优秀的本村学子颁发奖品,以激励更多的族人子弟努力学习,传承祖宗美德,为族人争光,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二、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起点。

以“戚继光抗倭”为例,这是七年级下册第19课《明清抗击倭寇的英勇斗争》中重要的一目,也是明清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深刻影响了此后封建王朝的政治生活。但理解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学生不清楚倭寇是如何危害百姓,沿海居民又是如何抗击倭寇的,为了抵御倭寇的骚扰,他们做了哪些努力。因此教学难点就是如何引领学生进入这段历史的“情境”,使他们能够理解: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沿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倭寇到处抢劫财富,掠夺奴役人口,地方官无力反击。在这种情况下,百姓得先自救,沿海人民都做了哪些努力呢?我们知道,学生的认知是比较容易从已知到未知的,如果能引导学生从了解本地为防倭寇而建的土楼入手,进一步了解明朝倭患危害沿海人民的历史就更真实可靠了。也就是说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起点,才能使学生一步步理解新知识,逐渐体会一种从已知到未知关联思考的方法。

阜安楼虽建于清乾隆年间,也是深受前朝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事件的影响,在天下不太平,法制不健全的旧时代,如何抵御外敌入侵,保全生命是一件头等大事。阜安楼修建者徐坎黄盖公,他是个本分的农民,深知保全家族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为了防如倭寇之类的外敌入侵,他通过自已不懈的努力,积少成多,买房置地,不惜斥巨资,费心费力,请来江西的堪舆师,选地段,定规格,请著名的土楼设计师设计图纸,定夯土成份比例。阜安楼以杉木打桩为地基,以黄土加米浆、红糖夯制的土块为墙,坚不可摧,百年不塌,像一艘诺亚方舟行驶在闽南大阜(码头)上。永保这一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学习“抗倭斗争”提供了例证。

三、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提供可以模仿的示范。

以“明清经济的发展”为例,这是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中重要的一幕。从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都是凭空想象的,如果能有明清时期的历史古迹佐证,那将更具体,更形象,对学生也更有说服力。上这一课之前,我带领本班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徐坎村两处明清祠堂古迹进行参观,并及时讲解。 

其中绳武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绳武”源自《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的意思;是崇孝敬祖的家庙。由明朝江苏溧阳训导、周王府教授黄叁公修建。绳武堂座西朝东,建筑面积868.6平方米。门前宽广,大门口有人工开凿一口近千平方米淡水塘,水塘到大门口地势三阶而上,经过600多平方米方形平地,来到了育俊堂正大门。由外到内是门廊,前厅,天井,正厅和后厅,两旁各有廊庑连接。前厅和正厅间有九级石阶,是座高规格的古建筑。严格遵循“前有泾(前水为镜)后有靠山(远处的金刚山,层峦叠嶂)”的规格。清嘉庆年翰林院检讨、闽浙两省巡按黄时中曾题诗一对,上联:学有渊源明经绳武祖;下联:功非詭遇善教得人心。高度评价了育俊堂修建者黄参公不辞辛苦,不惜财力,为家族树立爱国、爱家、好学、乐教的好榜样。

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繁荣发达,儒家思想、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国家治国理念。从皇帝到普通的老百姓都十分尊敬老师、重视教育。黄参公身为南京宁王府教授,所建的绳武大祠堂是徐坎村的中轴建筑,定族规,续族谱,谋发展。先祖黄参公耗尽一生财力修建育俊堂,后来带着儿子远赴贵阳任职并永居于贵阳。却为徐坎村留下一座宝贵文化遗产,让徐坎村民沐浴着祖宗的功德,一代一代地开枝散叶,茁壮成长。这是明清政治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堂的方法也是教师在展示一种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解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一种学习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教师作出明确的示范,以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和模仿。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都要求教师能够自己做出来,学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到。传统文化,不仅在具体的文字与影像中,也在我们身边的历史古迹、传说、记载中,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

传统文化进入历史课堂,使陈年的历史不再久远,老师的语言不再空洞,历史理论更具现实依据。让学生相信历史,喜欢历史就像喜欢自己的家乡一样,更具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1、《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2、《徐坎历史概况 》

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4陈财顺的《陈岱聚星楼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