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中心卫生院 陕西 宝鸡 721403
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当前该疾病的治疗以西药为主,但很多研究和临床实验表明利用西药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治疗,常常致使患者出现恶心、皮疹和头痛等诸多不良反应,而且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相关研究指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笔者探讨中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西药;中药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同意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6名,女性患者30名,患者年龄集中在24~67岁之间,病程3-6个月。实验组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31名,年龄集中在23~67岁之间之间,病程3~6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用药方式为口服,每天用药一次,一次用药一粒,连续用药3个疗程,每个疗程时间为6d。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针对不同中医诊断症状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实验组患者经中医诊断分为肝胃郁热型、肝气犯胃型、脾胃虚寒型和阴虚胃燥型,分别人数为15、17、17和10。肝胃郁热型患者治疗应用的中药为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肝气犯胃型患者治疗应用的中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胃虚寒型患者治疗应用的中药以扶阳助胃汤为主。阴虚胃燥型患者治疗应用的中药为麦门冬汤加味。上述中药均是用水煎煮后服用,一天分两次进行服用,早上和晚上各一次,每次为1剂,均为饭前服用,连续服用四周。
1.3评价标准
为有效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治疗效果的差异,本研究采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中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具体指标。其中治疗后有效和显效患者在总研究人数中的占比为治疗总有效率。
(2)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对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恶心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进行统计,其中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在小组总人数中的占比即为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2.2对照组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未有患者出现头痛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2所示。
三、讨论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西医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实现疾病的治疗。通过本文的实验结果也证实这个结论,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后恶心、皮疹和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9.70%,而治疗效果仅为77.27%。中医通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致病机制的研究,在充分掌握患者的病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对症治疗,一方面及时控制了病情恶化,另一方面减少了肝肾损害。中医上将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分为肝胃郁热型、肝气犯胃型、脾胃虚寒型和阴虚胃燥型四种类型。
上文针对四种不同症状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西药治疗(77.2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恶心、头痛和皮疹等不良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非常难值得在本院和其他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石畅.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分析[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3(25):941-943.
[2]史金花.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2):778-779.
[3]修凤侠.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及兰索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考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4):415-416.
[4]修凤侠.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及兰索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考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5(4):952-953.
[5]石畅.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分析[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3(25):94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