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泽州县第一中学校,山西省泽州县, 048000
摘 要:要想学生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多方位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地理不仅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还是一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部门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渗透到地理课程的教学当中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提高核心素养的同时接受情感教育。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个人技能和素养的综合体现统称为综合素养,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的个人道德和综合技能。不同学科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是不同的,地理这门科目的核心素养是与地理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必须具备学习地理的基础——正确的地理价值观,这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前提;第二,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自己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第三,学生要有效联系和扩展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最后,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改善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新时代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引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成效,更好地解决学生生活中有关于地理的问题,实现活学活用。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
大多数高中认为地理就是高中众多课程中的一门,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不甚了解,正因为学生们的这种想法才会导致学生现在地理课堂的学习中缺乏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地理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地理这门学科就要着重于对学生地理价值观的培养,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比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与“月球运动”时,地理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宇宙,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才能够根据学生的主观价值和情感态度让学生更加了解地理的意义。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单一且固化,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单纯为了完成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而在课堂上长时间地给学生灌输基础理论知识而不积极地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直接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等后果。新课改开始实施后,各个高中学校的地理教师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型地理教学思路和方法,积极采取符合我国高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需求的新型地理教育方式和思路,不断地优化了地理教学模式与方法,极大地帮助了我国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也对于所掌握地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地理课堂上,老师讲授地理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建立地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老师在讲“时区”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因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关的知识较为复杂,有些学生很难接受,甚至有些学生对其产生反感。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麦哲伦环球航行最后少了一天的航海日志,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多走了一天。通过这两个结局截然相反的短篇故事,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今天的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只有对所学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
(三)地理核心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背诵地理知识时通常选择死记硬背,随着地理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死记硬背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地理教学。根据近年来地理高考综合试卷的分析,地理试卷侧重于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应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分析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地理和记忆地理知识的技能才能得到提高,地理学习才会更加高效。比如在学习“人口变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的与人口相关的知识来分析当地的人口变化,既培养了学生获取手机信息的能力,又让学生成功认识到数据收集的重要性,一举两得。
(四)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要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认识。学生通过对综合思维的运用,可以在头脑中将结合之后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分解,把较为复杂的地理知识分解成地理因素或各种要素,认清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掌握了这些地理知识。学生综合性思维的应用要求教师采取联系和创新等眼光观察和发现地理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正确的指引,带动学生们从多个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如在课中讲“西北内陆地区”时,教师们就可以首先向同学们出示西北内陆地区的地理区域图,让同学们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经纬线等因素来判断是不属于西北内陆地区,然后再推测出当地的气候条件,进一步分析其在发展农业方面的有利条件及在发展农业时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综合思维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透过事物的表象去分析事物的本质。
(五)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创新都是不可缺少的,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利用语言、行为等鼓励学生们积极在课上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和创造新的地理技能和思维。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质灾害”时,教师针对我国不同地形下造成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们展开思考和讨论,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学生在思考和讨论时要敢于抛开教材,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积极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方案。教师要予以整顿的分析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必然趋势,也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和发散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一个长期不断坚持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并且为之努力奋斗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和地理核心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纪业. 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 000(006):P.24-24.
【2】[1]王方平[1]. 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凸显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详述[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32):P.36-37.
【3】[1]朱丽明.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为例[J]. 地理教学, 2018(4).
【4】[1]陈胜. 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 赢未来, 2018, 000(021):P.37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