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 400039
摘 要:公务员公需科目培训是面向全体、覆盖全员、服务全局的公务员在职培训项目。本研究结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公务员公需科目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实践,通过剖析当前干部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把握干部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的规律和特点,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优化课程资源开发流程,完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加强资源开发过程的管理,提升干部培训的质量。
关键词:干部培训;课程资源;开发机制
课程资源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知识载体,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确保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当前干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内容更新不及时、形式缺乏多样化、结合实际不紧密、地域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要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就必须探寻干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新的路径、方法和机制。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从2001年起,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坚持“按需施训、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开展公务员公需科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但提升了干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还有效地提升了干部培训的质量,使公需科目培训成了全市公务员落实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开阔新思路、提升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厘清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主要问题
干部远程培训课程资源的来源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课程购买;二是委托开发;三是自主开发;四是上下推送,由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定期推送精品课程,同时也向省级干部培训平台征集优质课程资源。公务员公需科目课程资源的开发,属于自主开发的一类,在开发与应用中也存在着与其他课程资源同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一)实效性不强
实效性是当今干部培训的永恒课题,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近60%的干部认为课程资源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学员普通反应资源重理论轻实践,在理论上或许能够达到很高的标准,但却无法与当地的省情、市情和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紧密结合,尤其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从而使学用结合的目标很难实现。
(二)呈现形式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干部培训的课程资源主要是通过文字、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的,媒体表现形式和手法比较传统和单一,主要单纯依赖三分屏式(即以教师授课大纲、PPT、授课视频结合的形式)、视频式(以教师授课视频为主)、动画式三种形式,缺乏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三)课程时间长
课程资源的时长一般在50到90分钟之间,参训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学习倦怠感,直接影响培训效果。调查发现,57.14%的干部认为30-40分钟的课程最合适,33.77%的干部认为50-60分钟的课程最合适,5.19%的干部认为20-30分钟的课程最合适,3.9%的干部认为10-20分钟的课程最合适。由此可见,课程的时限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如果太长将影响培训效果,太短则会影响教师发挥,进而影响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四)缺乏时效性
干部培训课程资源的主要来源是购买,这些资源的内容往往滞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没有及时更新,在客观上导致了部分课程资源与实际工作的脱节,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新知识点与案例。
二、把握干部培训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特点
为确保干部培训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以公务员公需科目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为分析对象,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特点。
(一)坚持按需施教
按需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也明确提出干部培训的原则是“服务大局,按需施教”,坚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围绕政府中心工作,从提升公务员队伍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强调组织发展需求、岗位履职能力需求、干部自身素质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培训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干部履职能力的短板,以提高公务员队伍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着眼于取得实际效果设计培训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主要解决“为何培训”、“培训什么”、“怎么培训”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培训内容设计和师资选择。
1.培训内容设计。解决“培训什么”的问题,课程设计的思路围绕培训主题,进行政策理论的解读——从国家层面、市级层面就相关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讲解工作的措施——从提升干部的岗位能力和履职能力方面讲解工作方法;建议与分享——分享当地相关单位开展此项工作的经验与做法,提供案例借鉴,做到有的放矢。
2.授课师资选择。教师的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师的选择方面要更加注重实践经验,从三个层面选择授课教师。一是邀请专家名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和中央干部培训“一校五院”建立良好合作机制,以天下名师为我师,广邀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授课。二是邀请重庆本土经验丰富、业务熟悉、威信较高的领导干部讲解政策、分析形势,例如邀请了市委政法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委等领导来校授课。三是邀请本土基层一线的优秀工作者分享工作经验。做到理论课程突出现实针对性,政策课程具有指导性,案例课程具有实践性,能力课程具有可操作性。
(三)多样表现形式
多元的媒体呈现形式是赋予课程资源生命力或活力的重要抓手,不仅可以提升干部学习的兴趣,也是资源建设的有力支撑。公需科目的课程资源除传统的课堂片、还有讲授片、访谈片、专题片和案例片。当前个性化、多元化、碎片化的学习已成为主流形式,微课以其视频短小精干,讲授内容快速切入等特点,已成为培训的重要工具。学校在资源开发中,将每个课程的内容分解为三个知识要点,每个知识点设置20-30分钟的微课程,力求以小见大,讲解透彻。综合运用课程导视、主持人出镜、教师讲授、案例佐证等四者结合的呈现方式,使其既有知识性也有观赏性。
(四)体现时代特征
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贴近生活、贴近工作、贴近实际的的课程资源,才能使干部培训更“鲜活”,才能使受训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在受训后能够满足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做好干部培训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一)构建课程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建立由干部培训主管部门牵头的干部课程资源建设开发研究中心,发挥课程资源管理机构的功能作用,组建课程资源专家团队,做好课程资源建设规划和质量监控,确保资源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有质量。
(二)制定课程资源开发规范标准
制定统一的课程资源开发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规范的资源描述方式,从需求调研、选题申报、方案策划、团队组建、教师聘请、课件审定、课程拍摄、脚本制作、后期制作、审片上线等十个环节规范资源开发流程。这不仅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资源开放、兼容、共享的有力手段。
(三)构建课程资源开发更新机制
一方面制定课程更新的指标体系、从更新周期、课程类型、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等六个方面,对更新的具体要求以及形式作出明确和可操作性的说明。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对不适宜的课程资源进行适时调整和动态更新。
总之,干部培训课程资源的建设是干部远程培训的核心要素,只有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完善课程资源开发的机制体制,才能使课程资源建设健康发展,才能增强课程资源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开发制作出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课程资源,为干部培训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M].人民出版社,2010
[2]方明建,王勇.《全国干部网络培课程资源建设模式与共建共享共担机制探讨》[J].探索,2015(3)
[3]李冲峰.《干部教育课程开发的几个重要问题》[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7)
[4]杜庆昊.干部在线教育培训微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行政管理改革,2015(9)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