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陈家中学 405400
摘要:体育课作为一门国家规定的学习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与否。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同学们的个人体能素质,改善同学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同学们后学的学习与成长进步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判断一节体育课程教学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符负荷量。同样也是体育课本身具备的一项突出特点。本文重点论述了高中体育运动负荷的相关因素,阐明了有效调控高中体育运动负荷量的一些要点。
关键词;高中体育;运动负荷;教学实践;探究
开展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授课要坚持以‘健康第一’为主要指导思想,新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以来,新的高中体育学科教学要求的施行推动了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革,使国家体育学科呈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摒弃了传统教学理念下高中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单一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状况。对于促进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产生积极助力作用。探究论述高中体育运动符合的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安排与控制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运动负荷量,能够有效促进高汇总生更好的掌握各项体育运动技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防止对同学们的身体造成物理损伤,充分发挥高中体育课程的正向作用。
影响高中体育运动符合的因素
为科学调节与控制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承担的运动负荷量,首先需要了解影响高中体育运动负荷的关键因素。首先,使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就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学生需要完成的体育运动需要的力量大小以及造成自身肌肉的不同紧张程度。训练期间的速度与负载量时判断体育运动强的两项重要指标。比如,高中生在参加完百米冲刺的比赛后,心率可以达到每分钟170次以上,相反,如果高中生只进行一分钟的慢跑运动,则心率只会在每分钟120次上下,显而易见,慢跑的运动强度要小于快跑的。不同的体育项目在运动强度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太极拳和慢跑一类的体育运动项目其本身具有较小的运动强度,而跳操和快跑一类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较大的运动强度。其次,是运动时间,运动时间指的是学生在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体育训练消耗的总时间。当学生在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动密度和强度保持协调稳定的时候,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间越长,则体育运动负荷量越大。如果在体育课程的课堂上,同学们一直保持低强度的体育运动训练,则运动负荷量就明显偏小。最后,是训练密度,训练密度指的是,在一定时间之内,高中生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频率。倘若在一节体育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同学们的训练密度很大,自然学生的运动负荷量就会增大,掌握了影响体育运动负荷的因素,有利于高中体育课老师提升对高中体育运动负荷科学调控的认知。
科学安排并调控高中体育运动负荷
科学安排并调控高中体育运动负荷,让高中生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生理刺激,以此有效实现通过体育运动训练提升高中生体能素质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效保证高中体育而课程的教学成果。如果高中体育运动负荷量太大,超出高中阶段同学们的身体承受范围,极易对同学们的身体各项技能造成运动损伤,但是体育运动训练负荷量太小就无法实现体育运动训练的成效。所以,高中体育课老师要积极探索研究体育运动符合的有关课题,科学安排并调控高中体育运动负荷。
周到细致的设计教学方案
高中体育老师在进行正式授课之前,应当周到细致的设计教学方案,为正式的体育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主要包括备学生、备课程。被学生就是体育老师需要详细掌握班级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运动表现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在这一基础之上结合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求对同学们进行科学的分组,以此保证高中体育课运动项目能够与同学们的实际身体素质相对适应,让高中体育运动负荷量在同学们的身体机能课承受的范围内。此外,在开展高中体育课程的运动训练前,高中体育课老师还应充分考虑同学们在训练过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前拟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及对策。高中体育课程中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负荷量需求。同学之间存在个性化的身体素质差异。所以,高中体育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结合高中体育课程中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同学们各不相同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关的运动负荷曲线,并且在实际的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灵活有效的运用。
高中体育课程运动训练密度的合理安排
高中体育的训练密度证明高中生们在体育教学课堂上的运动训练频率,是高中生寻来你时间与总体教学时间的比例。在高中体育的教学课堂上,同学们重复运动训练的次数越高,训练的密度就越大,学生身体承担的运动负荷量就越来越大,为使高中生们的体育运动负荷量一直保持在合理的运动范围内,高中体育老师需要科学把控运动训练的强度,一般情况下,每堂课的运动训练密度控制在百分之四十上下最为理想,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体育运动训练效果。另外,高中体育老师也不要完全参照这个比例,可以集合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情况以及课堂教学内容还有教学手段进行灵活调整。
根据学生的身体心率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量
判断一节高中体育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是否科学合理,需要一项公正客观的评价指标,而测试学生心率就是判断高中体育课程中运动负荷量的一项科学标准。学生心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本节高中体育课程的运动负荷量是否适应同学们的体能状况。多数情况下,中等运动强度的负荷量可以产生理想的运动训练效果,对于促进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非常有效,根据相关专家的调察研究可知,每分钟130词的心率是最理想的体育运动负荷量,同时最强的运动负荷量最好不要超过每分钟170次的心率,心率保持在这个区间范围内的运功负荷量是较为理想的运动状态。所以,高中体育课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以心率作为科学调控学生运动负荷量的指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量,让高中体育课程真正实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邓若锋.试析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J].运动,2011,03:117-118+22 .
[2] 李骥,肖立萍.将RPE作为体育课运动负荷监控指标的理论探讨[J].运动,2012,01:141-142 .
[3] 刘成建.浅谈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9:6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