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的作文富有本土特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让小学生的作文富有本土特色

杨秋丽

广东省江门市 新会区司前镇雅山小学 广东 江门 529100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意在表明“真实”是作文的生命线。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发现我们的小学生写作文时总是“拿来主义”。比如写水果总写“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写庄稼会写出“金黄的麦浪”、“红红的高粱举起了火把”的语句;写四季全国各地都一样,总有一个“北风呼啸、雪花纷飞的”冬天,……其实,我们广东地处亚热带,不种苹果和梨,更种不了小麦和高粱,广东的冬天都很温暖,雪花是稀罕物。这说明了我们的小学生平时还是缺乏细致的观察、用心的思考,对家乡不了解,不熟悉,写出的作文内容虚假空洞。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的作文内容真实丰富呢?我认为引导小学生抓住本土特色题材来写作是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在作文教学中,我侧重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的作文既有本土特色,又真实丰富。

1 写具有本土特色的蔬果

在教学生写“美丽的家乡”、“家乡的田野”题材的作文时,我建议学生多利用双休日走入家乡的田间地头看一看,或跟着爷爷奶奶到乡村的菜地里参观、劳作。当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观察后,我组织他们进行交流总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有的同学说:“有不同的水果。有荔枝、龙眼,有大树菠萝和甘蔗,最特别的是新会柑,这种水果人们不大爱吃,主要是取它的果皮晒成陈皮,或制作柑普茶,是我们新会的一张响亮的名片……”有的同学说:“有不同的蔬菜。有水雍(水里长得通心菜),有西洋菜,还有煲靓汤的霸王花……”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说的还很准确,可见观察得很仔细很深入。

由于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笔下的文字就很好地描绘出了本土特色的物产。如小玲同学写新会柑的:“如果说我们新会最出名的水果就是新会柑了,不少人都会笑,因为新会柑酸酸的,算不上是美味的水果。其实,新会柑的出名不在于它的果肉,而在于它的果皮。……金秋十月,成片成片的柑园里一派忙碌的景象。农民伯伯把成熟了的新会柑摘下来,再把柑剥皮去肉,柑皮平均开成三瓣,像一朵花,更像小风车。刚剥下的柑皮要进行翻皮,露出白白的内皮,再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连晒几天,晒到柑皮成棕红色或棕黑色,就用袋子或铁罐把它封好,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的时间越久气味越芳香,三年之后就成了驰名中外的‘陈皮’。陈皮可以煲汤,可以入药,可以制成柑普茶,还可以做出各种美味的食品,如陈皮糖、陈皮排骨、陈皮鸭……”

2 写具有本土特有的景物

我们的学生在介绍家乡、描写景物时,总爱写别处他乡的,对自己身边常见的景物熟视无睹,这其实就是由于现在的孩子爱待在家里,很少亲近大自然,对身边的一草一木不留心观察。不留心观察就对事物不熟悉,不熟悉也就写不出家乡本土风景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课堂不要限制于教室里,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到乡间田野。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土特有的景物”,因而我首选了“校园”为写作题材。

首先,教会学生仔细观察。我利用活动课带着学生把整个校园走一圈,一边走一边观察,走到每一个能展现校园美的景点我就停下来,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美不美?哪些东西美?怎么美?走完了一圈,我又问学生:你自己觉得我们学校还有哪些美景?有哪些和“别人学校”或“书上的学校”不一样的、最能体现我们家乡特色的东西?

其次,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学生在讨论中找出与其他地方或别的学校的不同景物。有人说“有很多课室”,有人说“有很多花”,我摇了摇头,反问他们:“这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的吗?”一名学生就说:“我们学校有很多榕树和葵树,其中葵树更是新会的标杆绿植,新会葵乡就是以葵树多而得名。”我当场肯定了这名学生。

最后,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们回去收集有关榕树和葵树的资料,看看怎么写,写出我们校园的特色。

如小泳同学《雨中的校园》中写道:“来得早,我漫步欣赏雨中的校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厨房前面的那棵大榕树。它体型非常优美,像一个巨型的蘑菇。它枝繁叶茂,根须深深扎进泥土,犹如一把擎天巨伞。”(我们校园操场边、教师食堂门口有一棵大榕树,形态很美。)又如小祺同学《雨中的校园》写道:“漫步校园,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跟他们一一打招呼:……你好,文质彬彬的葵树!你搔弄着满头的卷发,是在展示你那轩昂的英姿吗?你好,高大的榕树!你张开茂盛的枝叶,是在告诉我你对鸟儿的关心和照顾吗?”(我们校园不仅树木多,鸟儿也多,四季常绿的榕树一年到头都为鸟儿提供着食物。)

3 让学生体验并记载家乡习俗和美食

教会学生用心体验家乡生活,展现家乡民俗风情,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我跟学生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我们平时要多参与家庭活动,尤其是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只有用心体验生活,你就会发现家乡的不一样。”传统节日是最能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的。于是,我把我们的传统节日罗列出来。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还有只有我们当地才有的“关爷诞”、“张王诞”、“雾山佬大王盆”。每逢这些节日,我就要求学生们体验感受一下家乡的活动、习俗有哪些不同。每次节日之后,我都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汇报,指导他们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有条理的归纳整理,写成作文。

因习作的内容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习俗,写作效果较为理想。如我班小泳同学的《家乡的节日——关爷诞 》,以优美而生动的笔触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关爷诞的来历及传统习俗,让人们对这个节日有了深刻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中:“傍晚时候,到神诞聚餐的时刻了,各户关姓人家都会摆上几围,把远近的亲戚好友请来,一时村乡车水马龙,道路堵塞……饭后,所有人都聚集到大舞台那里看粤剧表演(每年的关爷诞都会进行一连三晚的粤剧表演)。舞台周围灯火辉煌,彩旗招展。表演的剧目是《桃园三结义》,有著名粤剧文武生陈冠生和林里冰同台演出。他们在台上演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洪亮的粤韵响彻全场……这就是‘关爷诞’,是我们关氏后人特有的节日哦!”

此外,还有小宇同学的《家乡的年味》(该篇作文入选江门市的《青苹果》日报,获得发表。),小泳同学的《咚咚咚锵,睇大戏》,小祺同学的《中秋习俗》,都很好地展现家乡民俗风情。

美食篇也表现不俗:小颖同学《家乡的美食》,介绍了家乡的美食——“司前温蛋”和“糖不甩”。从美食蕴含的寓意到美食制作的用料、过程写得很详细,用词准确、生动,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情。该篇作文入选江门市的《青苹果》日报,获得发表。

文章里的写道:“……温蛋用当地‘珠油’(一种可食用的,专供做温蛋的酱油)染成深红色,寓意红得发紫。鸡蛋圆圆的形状代表完整无缺,暗含完美,圆整等美意。而温蛋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先用清水把蛋煮熟,剥壳。然后放几片生姜,黑豆,八角、香谷、‘珠油’。煮2至3小时,直至水差不多被煮干,熄火,即可做成令人垂涎的‘司前温蛋’。……接着是脍炙人口的幸福味道——糖不甩。‘糖不甩’做法简易,……刚做好的糖不甩的口感十分特别,乍一看有点像油豆腐,外面是脆生生的,里面却是弹牙软绵的,加上融化裹在外层的麦芽糖,口感味道十分棒。这个好吃到停不下来的东西用司前话叫做‘油艇突’”。

叶圣陶先生又说:“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小学生从熟悉的乡土、乡风、乡情取材写作,内容真实具体,情真意切。由此可见,让小学生抓住本土特色来写作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作文水平就有了明显的提高。